海绵城市建设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海绵城市建设要点研究

韦佶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摘要:实行海绵城市建设,是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城市发展理论的充分落实。近阶段,国家相关部门召开了加强城区基础建设的会议,并提倡将大力构建自然化、生态化的海绵城市,对此各地区上相关部门也积极响应,并制定了合理的政策以及海绵城市构建方案。但是,在具体行动中,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的要点还没有充分的明确。那么在本文中,将对基于多个角度,对海绵城市建设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思路;规划管控

引言

相对于以往的城市基础建设来说,海绵城市的构建会体现出明显的不同,其所遵循的理论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也就是将生态化元素与专业技术进行充分的融合,同时从城市构建的顶层设计出发,在操作手法方面全面的优化,在设计理念上进行革新,从根本上摆脱以往的“重效果轻发展”“重操作方式轻节能”的思想,以切实达到对雨水资源的充分运用,以及对生态系统条件进行提升的理想目标。

1建设思路

海绵城市的构建属于对以往建设的理念的全面革新。海绵城市构建的方式会促进城市建设思路的革新。近几年来,国内大部分地区在基础建设中,都将着重点落于经济目标方面,没能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理念进行充分的落实,导致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得到不到有效的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城市的长期稳定发展。海绵建设思路的制定属于对以往建设的理论的革新,在充分维持生态系统良好状态,以及借助生态化元素的前提下,借助多种无干扰技术,来对雨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储备和运用。最大化的提升各地区生态系统条件,同时充分处理国内各地区所面对的水质量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海绵城市的构建属于繁杂性工程,其现实意义就是为城市各方面效益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2规划管控

可以说海绵城市的构建,是城区对于防控洪灾技术的充分运用,这就需要在各项设计规划进行中,将海绵城市构建所遵循的理念和标准,进行充分首枚遵循。2016年住建部发布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要求各级城市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

2.1规划编制

海绵城市在构建过程中,通常都会包括规划、水资源管理、园林设计、建筑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理论,这就需要以规划环节为出发点,并从综合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以往,在海绵城市的规划环节中,国内一些地区所采用的措施就是对排水系统设计的规划,以此对海绵城市构建的各项决策提供保障。同时对海绵城市构建标准引入到城市各项规划环节的基础上,并保障引入过程上的充分性。然而从具体状态来分析,呈现出新型规划与海绵城市构建项目不相切合的局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定量分析不充分,以此致使操作过程不标准。如,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雨水资源管理期间,对一些地方的耕种规律,下垫面等只是基本定性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而没能从量化的角度对一些为数据进行研究;基于这样的前提条件,技术人员就正式对海绵城市的构建进行设计,最后导致雨水工程的设计与相关标准不切合,城市构建所采用的技术不相应乖核心指标确定不现实的情况;

其二是所有规划项目都以独立的形式呈现,没有从综合的角度,来运用构建标准。如在土地资源调整规划过程中,没有对构建标准进行有效的结合;倘若结合土地资源调整而编制出的总规划等确定合格,而对于海绵城市构建的规划却呈现出不标准的情况时,其它所有的规划环节也要硬性接受。那么在《规定》实现的前提下,大部分地区也将对海绵城市构建的规划,重新进行编制,以此在处理好以上不良局面的基础上,对具体的规划环节做出合理的指导。以切实保障海绵城市构建规划的现实性。

2.2规划建设管控

海绵城市的构建,重点是将径流总量当作主要的控制指标。那么要想切实保障对城市构建执行相关标准的管控,就需要先将相关标准归入到行政审批手续办理的措施,实行面向于海绵城市构建的审查工作,同时将给出现实合理的建议,同时将这些建议当作出具行政批复意见的前置条件的形式,强制建设单位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以深圳光明新区为例,为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落实,新区将低影响开发管控的指标纳入“两证一书”的办理中,并通过开展专项审查的方式,建立了覆盖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审批管控流程,由新区发改、水务、建设、环保等职能部门负责在建设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排水施工方案、建设项目用水节水评估以及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和环评等阶段,对低影响开发建设进行专项审查。同时,审图机构也将对建设项目的低影响开发设计进行专项审查;对于低影响开发施工图设计不满足设计要求的,责令修改。此举有力地保证了光明新区低影响开发指标的落实。

3技术支撑

在无干扰技术的确定方面,遵循本山取土的理念,科学制定合理的预前方案,操作标准等,为海绵城市的构建过程提供指导。现阶段,国内大部分地区对于海绵城市理都没能做出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而片面的理解为构建海绵城市,主要就是建立大规模的蓄水系统,因而对于相关技术也就不能进行有效地理解和运用,在施工设计环节,更多时候都不能考虑结合现场客观条件,以及对施工区域自然水资源的合理运用。继而导致雨水资源运用技术不相应,一些固定设备运用不标准和新型设备运用程度不高等不良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各地区从科学的角度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少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给予充分的支持。如,我国南部的一些城区,对于和海绵城市的构建,就制定了相应的技术导则,并且其中内容,也包括了海绵城市从基础设计、构建到评估等环节的内容,从而为当地海绵城市的实现做出了技术上的有力支撑。

4政策制定

要切实保障我国各地区海绵城市的良好构建,国家相关部门就应该给予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可充分结合异域发达国家的政策,以切实保障所制定政策能够高效促进海绵成都市的良好构建。以异域发达国家为例来说明,政府部门在近阶段,就制定了《联邦清洁水法案》,合理地将雨水径流污染的标准就划分到了污水排放的许可制度中;在经济扶持环节,大力宣传了PPP的融资方式,来实现外界相关部门对于海绵城市构建的关注和地支持,同时在此前提下,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从使得社会相关部门对于海绵城市构建的关注和经济扶持。

结语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的构建属于动态化的建设工程,可以说构建海绵城市属于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理论的充分落实,和对以往建设方式的全面革新,以此为自然化、生态化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奠定坚实基础。那么在海绵城市构建进行中,可能会面临诸多疑难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做出有效地分析和处理。所以,海绵城市的高质量呈现还需要经过大量的努力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建云,王银堂,胡庆芳,贺瑞敏.海绵城市建设有关问题讨论[J].水科学进展,2016,27(06):793-799.

[2]崔广柏,张其成,湛忠宇,陈玥.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J].水资源保护,2016,32(02):1-4.

[3]章林伟.海绵城市建设概论[J].给水排水,2015,51(06):1-7.

[4]王文亮,李俊奇,王二松,章林伟,曹燕进,徐慧纬.海绵城市建设要点简析[J].建设科技,2015(0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