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血气胸16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自发性血气胸16例临床分析

代广权李忠梅

代广权李忠梅(辽宁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辽宁抚顺113008)

【中图分类号】R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6-0126-01

我院于2000年至2010年共收治16例自发性血气胸病人,经胸腔闭式引流术,13例治愈,2例手术治疗,1例死亡。

1、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2-74岁,平均38.5岁。原有慢阻肺3例,肺大泡2例,发病前无创伤史。发病诱因:用力过猛7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剧烈咳嗽2例,3例无明显诱因。诊断标准:除自发性气胸表现外,如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偏低等表现,胸部叩诊上部呈鼓音,下部呈浊音,X线检查发现患侧胸腔积气的同时伴较多积液,胸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可诊断。胸水评价标准:经胸部X线、B超检查。B超探测胸水的位置与最大厚度。

2、治疗方法与结果

16例均经抗感染、阵痛、止咳、止血、输血对症治疗,经胸腔闭式引流,引流管放置3-20天,平均7天。结果:内科保守治疗12例治愈;1例因肺气肿,双侧肺大泡并发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外科治疗2例,均为男性:1例27岁,民工,体健,突发性左侧胸痛伴呼吸困难1天为主诉来诊。胸片示左侧液气胸,肺质压缩70%-80%,左肋角有液平。入院后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后10小时内胸腔内出血量达2000毫升,呈鲜红色,伴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经抗休克、止血、输血治疗后症状无好转,予以开胸术。术中见左胸廓尖部靠纵膈内后部位脏壁层胸膜索条撕裂,壁层胸膜一小动脉断裂3处,上肺尖部有多个肺小泡,缝合结扎后无出血。病理示肺大泡,治愈出院。1例25岁,学生,左侧胸痛伴呼吸困难6小时来诊,胸片显示左侧液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引出较多气体,引流后3小时内胸腔内出血量达800毫升,全麻下胸腔镜探查胸腔内有凝血块约200毫升位于左侧胸顶附近,肺尖部可见破裂肺大泡一处,胸顶部可见一小动脉活动出血,电凝钩止血,切除肺大泡缝合。检查其他部位无出血。治愈出院。

3、讨论

自发性血气胸是指自发性气胸同时胸腔内有血液积聚,为临床少见疾病,内科急症。其发病机制为胸膜下气肿泡或肺大泡破裂形成气胸,当发生气胸时,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损及胸膜表面血管时,即可引起出血,形成血气胸。此外,若在发生自发性血气胸前,脏壁层胸膜之间因炎症形成粘连,粘连中有血管形成,发生气胸时肺脏萎缩,撕裂粘连血管,引起出血,粘连带内的新生血管没有肌肉成分,不能正常地收缩,出血量多且不易停止。壁层胸膜血管起源于体循环,压力较高,肺脏萎缩后又不能对局部起压迫止血作用,故可能出血持续不愈。本病诊断主要依据:1)突发性胸痛伴呼吸困难;2)有内出血表现或失血性休克;3)有液气胸的体征和X线征象;4)胸穿抽出气体和血性液体,商需与心肌梗塞、肺栓塞、急腹症等疾病相鉴别。老年人,尤其有慢支病史者起病形式不典型,多无明显诱因,需特别注意体征,及早摄片。手术指征:1)短期内胸腔引流量超过1000毫升,且无出血停止倾向者;2)补充血容量后休克难以纠正者;3)持续胸腔引流后仍有胸腔积液征象者,抽出积液静置后很快形成血块,考虑有活动性出血;4)化验血红蛋白,红细胞持续下降或抽出胸腔积液的血红蛋白与体循环血红蛋白接近者。

总之,对于自发性血气胸患者,应高度重视,尽早作出诊断,行胸腔闭式引流,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止血、输血治疗,病仔细观察,如有活动性出血,休克难以纠正,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采取胸腔镜探查治疗,损伤小,恢复快。防止感染,尽快使肺膨胀。

参考文献

[1]黄孝迈、秦文翰.现代胸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41.

[2]朱雨春、顾学仁.124例青年人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J]实用内科杂志199212(10):532.

[3]周维华、计宙自发血气胸36例临床分析,临床荟萃杂志,2001,第16卷,第3期124-125.

[4]高劲谋、赵兴吉自发血气胸61例临床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第12卷,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