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1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赖双美

赖双美福建省德化县龙浔中心幼儿园362500

二十一世纪是竞争异常激烈的一个世纪,其焦点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是人才的摇篮,尤其是初等教育。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幼儿教育也欣欣向荣,一大批幼儿教育专家对游戏教学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总结出来的游戏教学活动就有:儿歌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游戏教学、体育类游戏、游戏规则教学。总之,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可以设计并运用不同的游戏教学形式,这为我们总结游戏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虽然游戏教学不同于幼儿自发的游戏,但游戏教学与游戏在保证参与者的内在动机上却具有一致性。游戏教学对幼儿来说并无外在目的,一旦游戏有了任何强迫性,它对幼儿来说,便失去了意义。游戏教学虽由教师来安排和引导,但其目的在于利用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激起幼儿的内在动机。通过游戏教学,老师的要求应很快能转化成幼儿自愿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活动外在的强制手段和要求,这是维持游戏教学进行的重要机制,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关键特征。

在游戏教学活动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原则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产生效率的必要保证。游戏教学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类型,既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但从其自身的活动点来看,又应有它的具体指导原则。它的开展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娱乐性和认知性相结合的原则

娱乐性和认知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师在组织游戏教学时既要使游戏教学充满趣味,让幼儿具有娱乐的情绪体验,又要通过游戏教学,能有效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使幼儿得到生理、心理和智能的发展。一句话,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组织游戏教学活动时,使幼儿的游戏体验与教学目标的实现能巧妙有机地统一。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游戏教学的目的首先在于借助游戏的娱乐性,以改变幼儿对某些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厌倦心理,消除孩子的生理与心理的疲劳,使他们积极的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能带给游戏愉悦的情绪是任何一种真正游戏的基本特征。

游戏教学的娱乐性并不是目的的本身,因为游戏教学不只是让幼儿玩得投入,玩得快乐,它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仅靠形式上的游戏,不能使幼儿获得规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将教学内容有机转化为游戏内容,才能让幼儿在获得游戏体验的同时也获得认知的发展。

游戏教学娱乐性与认知性相结合的实质,就是游戏教学在激起并满足幼儿情感需要的同时,激起并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使以情感需要等为核心的一系列非智力因素,能加强和帮助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我在教“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时,我用了《小白兔找山洞》的游戏来贯穿全课。幼儿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因为幼儿爱学,所以整堂课的课堂气氛非常的轻松。我先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下游戏,然后再请另一组幼儿参加,并提出要求,要参加游戏,谁就必须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就这样,幼儿回答问题的兴趣非常高,连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人,也会积极发言。

可见,娱乐性和认知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游戏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具体活动和反省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组织游戏教学时,应切实引导幼儿深入到具体实际的游戏活动中去。督促幼儿履行游戏的动作和行为,即使游戏是对观念性的物体进行游戏性操作,教师也应引导和鼓励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不断的表达和交流。这样,才能变严肃的内部思维活动为活泼的内部思维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游戏活动。因此,在组织游戏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对自身的游戏行为、游戏信号物、游戏过程进行反省抽象,从而帮助幼儿获得确定、清晰、统一的知识,并逐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例如,我在教幼儿写数字8的时候,由于幼儿的笔顺总是写错,我就先带领幼儿玩了一个《小火车钻山洞》的游戏。假设8的起笔位置是火车的出站口,中间交叉的位置是小山洞,8的止笔位置是终点站。就这样,我让每个幼儿当一回小火车司机,到黑板上来“开火车”(黑板上有我写好的数字8),并评出优秀小司机,由于幼儿有了具体活动作基础,我再总结,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就解决了。

三、自由选择和全面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让幼儿自由选择,并不是因为游戏是以自由选择的情感为基础,就可以允许幼儿对指定的教学游戏自己来决定参加与否,或者仅仅为了迁就某些幼儿,而在教学游戏中不设置任何需要幼儿付出努力就能克服的困难或障碍。

在游戏教学活动中,给幼儿一定的自由是为了使幼儿提高选择性和自觉性,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参与的积极性,这并不会与不遵守纪律冲突,相反幼儿的自觉性会促使他们对游戏的纪律和规则自觉地遵守。

总之,游戏教学的组织原则要求游戏教育不应形式化、公式化,不能有强迫性和片面性,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