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疗效分析

毕俊秋

吉林油田总医院消化内科138000

【摘要】目的:分析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胃肠道症状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效果和胃肠道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抗焦虑药物;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疗效

功能性胃肠病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以及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临床体现为反复发作或者是慢性胃肠道病症。功能性胃肠病大部分病人都会出现叠加症状,对病人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1~2]。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中17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年龄在30岁~67岁,平均年龄(42.5±12.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1±2.5),1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2例肠易综合征,10功能性便秘;观察组中18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在32岁~69岁,平均年龄(43.6±12.8)岁,病程10个月~9年,平均病程(4.0±2.4),1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1例肠易综合征,12功能性便秘。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选择的,76例患者与《罗马3新分类和诊断标准》中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标准相符合:1有6个月以上的胃肠病症状;2经过心理测试,有一定的抑郁或者是焦虑心理;并且患者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3]。

排除标准:治疗前1W服用对本次研究有影响的药物患者或者是服用抑郁类药物和镇静药物时间在3个月以上;胃肠器质性病变患者;怀孕或者是哺乳期患者。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方法如下:1患者有嗳气、腹胀和恶心等症状的给予莫沙必利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315)治疗,3次/d,10mg/1次,饭前服用;2患者有上腹痛和灼烧感等症状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3763),1~2次/d,20mg/1次,早晚服用;3针对因为排便习惯改变引起的腹部不适或者是腹痛,给予奥替溴铵片(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6490),2~3次/d,40mg/1次。

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药物为黛力新(丹麦灵北药厂生产,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19980123),口服1片/1次,2次/1d,4W一疗程[4~5]。

1.3观察指标

病人治疗4W以后,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使用“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评分;胃肠症状评分≥75%为显效;胃肠症状评分≥25%为有效;胃肠症状评分<25%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处理主要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正态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正态计数资料→例数(率);正态计量资料→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抑郁症患者30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超过癌症,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对于抑郁症的治疗,药物治疗仍占主导地位。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报道以消化不良为主诉的患者占消化专科门诊的52.85%。患者大多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诉就诊,其心理障碍往往被掩盖,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国外学者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生活追踪调查表明,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比健康对照组具有更多的精神压力和焦虑,对其精神状态调查,同时测定胃排空,发现精神紧张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潴留和继发胃肠道症状的重要原因。

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在功能性胃肠病病人的病情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非常重要[6~7]。近些年来,在临床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过程中一般使用促胃肠动力药、解痉药和抑酸药治疗。这些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但是患者心理状态得不到改善,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笔者认为胃肠道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协调和整合作用,外在感觉或内在感受的信息通过高级中枢传出的神经冲动可影响胃肠道的感觉、运动、分泌和炎症反应。相反,内脏的效应也可影响中枢的痛觉、情绪和行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80%以上有精神抑郁、焦虑、神经质等症状,在这种状态下,胃的运动功能和分泌功能减弱甚至停止,肠蠕动呈抑制状态。而胃肠病症状反过来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两者互为因果,使疾病难以治愈。而黛力新作为新型的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药物成分由盐酸美利曲辛和氟哌噻吨组成。氟哌噻吨是一种神经阻滞剂,小剂量的应用能够促进多巴胺的释放和合成,有助于神经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含量的提高,从而达到抗抑郁和抗焦虑的目的。盐酸美利曲辛作为一种双相抗抑郁制剂,和氟哌噻吨混合以后,有利于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让焦虑和抑郁症状得到缓解,从而改善病人胃肠道疾病。

本次研究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给予观察组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治疗效果和胃肠道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表明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可靠。

综上,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缓解病人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邓若愚,黄锦文,李鹏飞,等.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5,32(4):272-273.

[2]兰冬梅.抗焦虑药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及护理干预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5):424-424.

[3]陈胜良.浅析抗焦虑抑郁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理论和实践[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7):433-436.

[4]李良,张丽.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表现和有效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9):123-125.

[5]李正兴,蒋国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氟西汀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比较[J].医药前沿,2014,4(24):18-20.

[6]柯美云.积极面对有心理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J].胃肠病学,2012,17(2):65-66.

[7]陈玉亮,马志敏.药物与心理调节治疗功能性胃肠病12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