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采血护理服务质量和管理问题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流动采血护理服务质量和管理问题探究

石晓洪

石晓洪

(江苏省苏州市中心血站体采科21500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动采血的最佳护理方法以及质量管理方法。方法:对献血者开展问卷调查,并在献血之前进行健康教育,分析其对于献血护理的需求,综合考虑流动采血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管理方案。结果:通过规范的制度化管理以及严格的护理技能培训,并针对采血护理服务质量开展定期评价,能够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促进其服务理念的更新,进而提升流动采血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及献血积极性。结论:规范的护理培训以及严格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流动采血过程中护理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流动采血护理服务质量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354-02

目前,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已经开始从过去的政府指令性计划单位集中采血模式,慢慢转变为街头流动采血模式。因为流动采血工作很容易受到采血设备以及外界自然环境等的影响,我们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采血质量,防止血液质量出现问题。面对采血工作模式的改变,在开展采血护理管理时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在采血环境以及工作条件出现改变的时候能够保障采血护理质量,提高服务水平[1]。本文对现阶段流动采血服务以及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现将详细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2年至2013年参加无偿献血的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012年发放调查问卷322分,2013年方法调查问卷328份,两年时间发出的问卷总数为65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本次调查主要对献血人员在献血过程中的护理效果以及服务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1.2方法采血护理人员负责向献血者发放调查问卷,详细介绍调查项目,不得给予填写者任何引导,由献血者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选择答案,如果献血者的文化水平不足以独自完成问卷填写,调查者可以通过意义询问的方式记录其所选答案。将调查信息传送到数据库中,通过SPSS统计软件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工作。通常情况下,问卷调查应该包括的内容主要由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献血者的基本信息调查,一般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献血次数等;第二部分内容是流动采血护理工作的具体情况,通常包括献血者的满意度、服务质量、服务标准以及服务模式等,此外,献血护理服务评价也是主要调查内容。本次问卷调查中每一个项目均有三个选项供填写者选择:基本满意、满意、不满意,赋予每个选项一定分数。

1.3护理服务质量改进方法2012年的问卷调查工作完成之后,由护理人员负责对调查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流动采血工作中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具体要求以及服务评价,挖掘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根据献血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综合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系统的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完善相关考核办法,健全相关惩罚激励机制,成立护理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专门负责质量管理相关工作,配备高技能高综合素质的质量监管人员,切实保障流动采血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安排随车护理主任,专门负责跟采血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指导他们正确开展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够以最佳状况面对流动采血护理服务工作,展开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效果和服务质量,提升献血者满意度[2]。

2结果

2012年的问卷调查工作进行于护理管理改进之前,显示的是完善护理管理措施前的结果;2013年问卷调查工作进行于护理管理改进之后,显示的是完善护理管理措施后的结果,通过统计学处理和分析,2013年的献血志愿者的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流动采血中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调查

时间问卷发放数量(份)问卷回收率调查内容满意度

2012年322100%服务环境、质量、标准、承诺90.2%

2013年328100%服务环境、质量、标准、承诺100.0%

3讨论

无偿献血志愿者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高尚的品质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我们必须要给予他们优质的护理服务,才能充分激发大家的献血积极性。要想提升献血者的献血热情,护理人员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适应流动献血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保证志愿者能够在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下献血,给予他们充分的人文关怀,提供全程“人性化服务”[3]。其次,必须要保证血液质量的安全。流动采血工作不但需要良好的医疗卫生技术做支撑,而且还需要良好的护理服务来保障工作质量。医务人员必须要树立端正的工作态度,培养良好的工作责任感,高度重视血液质量安全,强化采血操作人员及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最后,建立健全临床用血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重视内部控制和管理,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度,并将这些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严格把好质量关,实现真正的人性化护理[4]。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流动采血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充分调动献血志愿者的积极性,提高其满意度,就必须要深入挖掘和寻找新的护理服务理念,形成新的护理服务模式。只有加强护理技能培训,改进护理服务措施,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才能促进流动采血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切实保障临床用血质量,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护理学报》“优质护理”专栏征稿[J].护理学报,2011,14(18):89-90.

[2]迟向荣,曹菲菲,万振波.细节护理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1,8(10):104-105.

[3]马丹婷,刘立捷.大专实习护生参与义工服务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6(07):71-72.

[4]马丹婷.南方医院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护理学报,2011,15(1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