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研究

许旭东

许旭东安徽置地投资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中图分类号:F407.9

摘要:后浇带的合理设置与施工,是确保高层房屋建设工程中主体结构的整体性有效连接的重要措施,应根据具体工程建筑场地内的地基土体持力层的土质条件、基础形式以及部结构的布置.抗震等级要求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质施,才能确保高层房屋建筑结构在整体性、适用性、美观性等方面达到高要求,达到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钢筋棍凝土结构、后浇带、使用安全

0引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一种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的结构。它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都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除去基础工程的混凝土工程,其后还设计更多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也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最重要的施工环节就是混凝土施工。而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技术适用于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折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1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1.1钢混结构的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准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主要有整体现浇和预制装配两大类方法。在两者之间,还有现浇与装配相结合的施工方法,生产出来的结构称为装配整体式结构。整体现浇式结构是在施工现场,在结构构件的设计位置支设模板、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振捣成型,经养护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时拆除模板,制成结构构件。整体现浇式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好,施工时不需要大型起重机械。但要消耗大量模板,劳动强度高,施工中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预制装配式结构是预先在预制构件厂(场)生产制作结构构件,然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结构安装;或者在施工现场就地制作结构构件并进行结构构件的安装。

混凝土施工应保证结构具有设计的外形和尺寸,施工后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有良好的整体性,并满足设计和施工的特殊要求。混凝土工程包括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捣实和养护等施工过程。各个施工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规定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外,任一施工过程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最终质量。其一,混凝土强度。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和C25级,若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2.5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级,若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O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3.OMPa。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叫取为一个月;对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要扎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三个月。其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施工配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在实验室根据混凝土的配制强度经过试配和调整而确定的,称为实验室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所有用砂、石都是不含水分的。而施工现场砂、石都有定的含水率,且含水率大小随气温等条件小断变化。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中应按砂、石实际含水率对原配合比进行调整。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其三,混凝土搅拌。为了获得质量优良的混凝土拌合物,除正确搅拌机外,还必须正确确定搅拌制度,即投料顺序、搅拌时间和进料容量等。

1.2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大体积混凝土主要特点是体积大,表面小,水泥水化热释放较集中,内部温升较快。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加以分析,来保证施工的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首先从原材料开始,水泥的选用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优先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等;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宜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缓凝刑减水剂,除加入减水剂外,有些混凝土还要根据需要加入其他外加剂,如引气剂、膨胀剂、泵送剂等。其次,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浇筑方案,除应满足每处混凝土在初凝前就被上层新混凝土覆盖并捣实完毕外,还应考虑结构大小、钢筋疏密、预埋管道和地脚螺栓的留设、混凝土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索的影响。浇筑可采用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而分层。全面分层,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应使第一层混凝土还末初凝,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完工为止。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平面尺寸不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比较合适。分段分层,混凝土浇筑时,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这种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斜面分层,要求斜面坡度不大于1/3,适用于结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三倍的情况。混凝土的振捣也要适应斜面分层浇筑工艺,一般在每个斜面层的上、下各布置道振动器。

2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是既叫解决沉降差又叫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索,并且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后浇带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形缝和企口缝等。设计采用何种类型的后浇带,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工程部位、现场施工情况和结构受力情况来具体确定。

3结束语

根据后浇带设置的侧重点,结合商用建筑后浇带法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后浇带的设置和施工技术进行较详细的探讨,并对其施工流程中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相应总结得出钢混结构的建筑工程更要应注意混凝土施工,无论是设计、施工、设备采购都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搞好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海峰.结合设计处理好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J].山西建筑,2007.33

[2]杨滔.房屋建筑工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侗青生建筑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手册NI.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罗彬.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与预防措施[J].铁道建筑,2005.(1).

[5]洪乃丰.混凝土中钢筋腐蚀与阻锈剂[J].混凝土,2001.(6).

[6]林婉华,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7]张池玲,框架结构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J].山西建筑,,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