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的口服降糖药物药学监护对降糖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糖尿病人的口服降糖药物药学监护对降糖效果的影响

赵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二医院15008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药物的药学监护及对降糖效果影响。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药学监护。对两组患者血糖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有效的药学监护,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糖尿病;效果;药学监护;影响

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随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为特征的代谢性的慢性或终身疾病。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药学监护是提供直接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提高患者医疗质量[1]。长期有效地对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进行药学监护,提高其药物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为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现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的药物监护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药学监护。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6.8±2.5岁。观察组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5.8±2.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告知患者用药方法、时间和剂量,强调按时用药的重要性,按照医嘱用药。

观察组给予药物监护,为每位患者建立详细的用药档案,积极协助和配合医生和护士了解患者的详细信息,包括生活和饮食习惯、个性、运动、临床症状、血糖水平等,在此基础上合理用药[2]。结合降低血糖水平,制定了用药计划。通过糖类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为患者提供了最科学的用药时间,保证了剂量的准确性,耐心讲解了长期用药的预防措施、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式,使患者对所服用的药物有一定的了解,并促使患者来医院及时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会诊。积极配合药学服务,通过科学、规范的用药,提高临床检查水平,保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3]。所有患者均接受了3个月的治疗。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计数资料采用比率(%)表示,采用和t和x2检验,P<0.0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40例,用药前糖化血红蛋白(11.85±4.3)mmol/L,用药后糖化血红蛋白(5.15±2.11)mmol/L;对照组患者40例,用药前糖化血红蛋白(11.79±4.8)mmol/L,用药后糖化血红蛋白(7.91±3.15)mmol/L。对两组治疗前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药学监护能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同时也节约了医疗费用。临床药师的使命是提供药学监护,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与医师的治疗监护、护师的护理监护,共同组成全方位的对患者的护理监护过程。

对糖尿病患者用药应依据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采用“精细降糖”策略,一种或几种药的联合使治疗个体化药物盲目使用并减少不良反应。药物治疗中须注意各药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尤其是降糖药可诱发低血糖和休克,一旦出现低血糖,立即口服葡萄糖水和糖块、巧克力、甜点或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注意磺酰脲类药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应推荐使用通过肝胆排泄格列喹酮。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应首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应首选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降糖药物长期口服可使患者体重下降。近期临床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对肥胖或非肥胖者等效,阿卡波糖对饮食疗法不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显示出良效,且无论肥胖或非肥胖者均可使用。对胰岛素储备功能很差的非肥胖型者,当口服降糖药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时,应及时使用胰岛素治疗。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适于餐前半小时服用的药物:有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伏格列波糖。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起效快,在空腹或进食时服用吸收好,餐后(尤其是脂肪餐)给药可影响其吸收,使血浆达峰值时间和血浆半衰期延迟,因而提倡餐前给药。小剂量格列本脲在早餐前服用疗效好。瑞格列奈于三餐前给药服用,使整个进餐期都有降糖作用。适于餐中口服的药物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瑞格列奈[4]。阿卡波糖应在就餐时随第1—2口食物吞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格列美脲在早餐或第一次就餐时服用。适于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的药物有罗格列酮。对有胃肠道不适者可在餐后服用二甲双胍。

本研究中观察对比用药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对比,观察组显效更为明显,降低效果更好。总之,对糖尿病患者给予有效的药学监护,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改善血糖水平,达到更为理想的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洪英.浅析糖尿病患者用药咨询及药学监护[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8):195-196.

[2]史琛,黄璞,赵瑛,等.药学监护对我国糖尿病治疗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22):2052-2057.

[3]戴德哉.糖尿病临床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注重降糖作用和防止血管并发症的二个靶点[C]//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2009.

[4]苏丽波.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的合理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