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好习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让阅读成为好习惯

郭小青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第中心小学郭小青733009

【摘要】:推进全民阅读,从娃娃抓起。聂震宁委员建议,在中小学开设、增加专门的阅读课程。教育部应立即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中小学阅读课程设计,并适时做出在中小学开设阅读课的安排。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合作、不懈追求、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全民阅读意义重大,关乎国民精神生活及道德水准。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这是“全民阅读”第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表述上也由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倡导”变为了“大力推动”。这表明政府对全民阅读越来越重视,也反映出全民阅读在社会中的反响逐年递增。

一、深挖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越是能够自如地掌握教材,他讲解就越是条理清晰、情感鲜明。”如果教材不熟,思路不清,那么讲课就稀里糊涂,学生听课也就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钻研教材,就需要读到文本的内部去,读到作者的心里去。第一步要琅琅诵读课文。教学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放声朗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第二步要潜心默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明确教学目的、重难点。明确课文要学习掌握的知识点,做到对教材全盘把握、了然于胸。

2.“吾心入语”、“语入吾心”,钻研教材,必须咬文嚼字,力求烂熟于心。把语言符号化为生动的?面,化为生活的情境,把“复杂”的读成“简单”的,把“简单”的读成“丰富”的,把“枯燥”的读成“有趣”的。

3.“吾心入情”、“情入吾心”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情书写的。钻研教材还要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书,必须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恨,让灵魂受到震撼。只有对教材内容钻研得深入,准备得充分,课堂上才能灵活自如地驾驭教材。

二、形式要活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古就有合作学习的倡导,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学会沟通和交流,学会?作和分享。然而,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活动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课堂上同学们互动不够,缺乏积极性,有时组员不认真思考,依赖别人作答;有时对讨论的问题没太多兴趣,或者觉得无从下手,无从开口;有时会肤浅地思考,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有时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漫无目的地闲聊。有时因为知识有限,很难深入到教学的内容。究其?因,那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提问和指导没有体现层次性,往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一下把学生难住了。所以课堂小组活动形式要实、要活,一切要在有序组织下进行。同时活动要求应是浅显的、易于操作的。这样就可以加强学生之间交流,加强团队之间地合作。

三、知识要广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博深的语文专业知识。一方面要加深巩固?有的知识,另一方面要不断补充新知识,获取新信息。要做有心人,在日常生活的读书、上网、看电视中要有意识地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整理、保存。认真阅读,开拓视野,举一反三。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

1.简单问。首先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一篇课文提问要“简”而“精”。要容易被学生记忆,而不是一节课设计许多繁琐的问题,不停地问,不断的追问,一问到底,所有问题牵着孩子的思维神?,灌?了孩子,累坏了自己。像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

2.条理清。理清课文线索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学《女娲补天》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⑴天能补吗,谁补了天?(引出神话人物)⑵为什么补天,怎样补的?(梳理起因、经过)⑶天补上了吗?(引出结果)。全文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学习,第一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明白了神话人物的神奇之处。重点在学习第二个问题时,首先让学生反复读文,小声读、默读、男女生比赛读。之后教师引读“太可怕了”学生跟读后面内容。再让学生闭眼,教师声情并茂地读,学生想象天塌地裂的可怕情形,再通过课件展示这一?面内容,并抓住叠词“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形象直观的就把女娲补天的?因定格在学生脑海中了。深入地的读就是为了简单的出,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可怕”是由于天塌地裂,山冈起火,田野洪水,人困山顶,水中挣扎。通过前面的读文朗读铺垫,小组合作讨论、勾划、批注,学生对提炼的信息储存在大脑记忆库也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而在教学补天这部分内容时,则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出线索:找石—炼石—补天。并借助课件和阅读分析,让学生边读边模仿女娲炼石、补天的动作。进而提炼出动词:找—挖—放—炼—化—装—端—泼等,轻易让学生明白了女娲补天的艰辛和勇敢。最后,通过朗读课文最后一段——看天边那美丽的五彩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由此便知道了天补上了,第三个问题不但给学生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还在轻而易举中解决了问题。教师通过回顾板书内容的总结,学生也不难明白女娲是一个为民着想、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勇敢、善良,有爱心的人了。长长的一篇课文,就在学生深入读文的过程中,教师浅出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另外也从学生惊喜的眼神中不难看出他们收获知识的快乐,体验成功的足迹。“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崇尚读书、书香传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全民阅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温润人心。

总之,教学中的浅入深出是从繁长的语文课文中挖掘出深邃的主题,用浅显的切入点和丰富的活动形式去展现文章的内函。只有备课的深入,教学的浅出,方能让学生深切地体验、感悟、领会课文内容,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如何教得轻松,学生怎样学得快乐将是语文教师教学生涯中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