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浅析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李学华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16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临床血凝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或就诊的患者,对其做跟踪性的指标观察,并将相关项目和患者的血凝检验结果做出统计对比。结果患者的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受到患者疾病种类、患者本身和期间的药物服用有关。结论患者的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有多样性,所以在分析患者的血凝试验结果时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等各方面因素做出对应的判断。

关键词:血凝试验;影响因素;检验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andanalyzetheinfluencingfactorsofclinicalbloodcoagulationtestresults.TheobjectofthisresearchmethodisselectedinJanuary2013orJanuary~2014inourhospitalduringfollow-upofpatients,astheindexofbloodcoagulation,andrelatedprojectsandpatienttestresultsmakestatisticalcomparison.Resultstheresultsofbloodcoagulationtestswererelatedtothepatient'sdiseasetype,thepatienthimselfandthedurationofthemedication.Conclusiontheresultsofbloodcoagulationtestinpatientsareinfluencedbyotherfactors,sothereisavarietyoffactors,sowhenanalyzingthebloodcoagulationtestresults,weshouldmakeacorrespondingjudgmentaccordingtothepatient'sconditionandotherfactors.

Keywords:bloodcoagulationtest;influencingfactors;test

凝血试验作为一项常见的术前检查项目能够及时的筛查患者是否患有出血性疾病,做到对患者溶栓的及时治疗和抗凝监控。这项试验的筛选机制是通过对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凝血活酶部分活化时间(APPT)的指标测定。不同于其他的普通检测项目,由于该项目对患者的影响俱有特殊性,所以能够准确的判断患者的血凝情况是必要的。又由于人体的血凝指标测定项常会因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大的改变,影响判断。所以能够准确的了解血凝指标的相关影响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

1临床资料

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或就诊的患者做跟踪性的指标观察,收集他们的病例、血凝试验指标等资料作为一般资料。

2结果

2.1发现不同科室的患者的血凝检测结果出显著性差异。资料收集结果显示各科室的患者查出的血凝的检测指数(PT、APPT)都较正常有所提高,其中以儿科、感染科、肿瘤血液内科、ICU、急诊科室的患者表现的最为明显。

2.2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受很多的疾病因素影响,包括如肝炎患者肝细胞受损,尤其是肝实质受损的状况。由于人体内的纤维蛋白原是由肝细胞进行合成的,所以肝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合成会受阻,包括人体内的维生素K的匮乏都会引发凝血因子的合成受阻,从而使患者处于多凝血因子缺乏态,让患者的血液出现低凝的现象并伴有出血的征兆。检测资料体现为不同程度的PT值、APPT值增长,纤维蛋白原的值也都有不同程度上的降低,区别于健康人的检测结果。其下表就急性和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重症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的血凝情况做数值上的对比。

2.3样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患者血凝检验结果出现异常增高时,表现的原因如果是由于样本引起的,可能是以下几点:①血清标本的采集量不够血量的减少会导致抗凝剂的相对增多,会引起测定结果时间的异常延长;②血清标本的采集量过多反之当血量的采集过多时会导致抗凝剂的相对减少,会引起测定结果时间的不正常缩短;③标本的保存环境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2.4出现血浆凝块的标本,血凝检测的数值会有异常资料显示,如果检验标本出现凝块,不管其大小如何,检验结果均受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离体标本在3h内的数值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当标本离体达4h以上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当血液标本离体后应尽快进行化验,时间会影响检验结果

3讨论

3.1发现不同科室的患者的血凝检测结果出显著性差异。调查的所有科室的患者的血凝试验检验结果都较正常有增高的状况。所以当检验科遇到超出正常范围的患者的检验资料时,应及时的和临床取得联系,以便准确的判断患者检测值异常升高的真正原因。有于很多疾病都会给患者的凝血检测数据带来影响,所以在判断要首先了解到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历史。比如肝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或者高血压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高血压都会引发血管的缺氧性硬化,一旦患者体内发生了类似于肿胀的损伤便会激活机体的内外凝血途径,引发患者的凝血功能在短时间内的显著增强,从而出现了系列性的检测指标的改变。当患者体内的红细胞比容大于50%时,患者的血浆抗凝剂浓度达到峰值,此时患者的APPT检测值会出现假性延长。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我院的呼吸科、内科、消化内科、肾病内科、神经科的患者身上。

3.2某些药物的服用会对患者的凝血试验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诸如类似的有阿司匹林、氯贝丁酯、水合氯醛、保泰松等药物和口服抗凝药物有协同作用,影响到机体的凝血机制功能。相关资料显示,大剂量的注射青霉素,当青霉素的血浆浓度达到了5000U/mL时,患者的APPTP值和PT值会出现明显的延长,期延长时间和体内的药物浓度成正比。

3.3在排除包括药物在内的系列影响因素后,样本的采集对结果的影响也应受到我们的重视,临床资料显示,样本的费规格内采取会导致患者凝血检测值得异常增高。

参考文献:

[1]马新英,王颖.凝血试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6).

[2]常剑峰.大剂量B-内酰胺类抗生素凝血实验的干扰[J].临床检验杂志,2000,18(4):211.

[3]余悦能,龚江锋.凝血功能常规检查临床应用的分析和体会[J].检验医学,2009,24(4):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