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我国废旧家用电器的管理及处理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试议我国废旧家用电器的管理及处理现状

易峰

佛山林和净化设备有限公司528000

摘要:我国对家用电器的生产及消费能力向来不容质疑,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家电在社会中日益普及且多样化。这种发展趋势带来的另一个显著表现就是我国的废旧家电在最近几年呈现明显增长,这种增长以很多种方式影响我国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因此,为了我国能在各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废旧家电投以必要的关注及整顿。

关键词:废旧家用电器;管理;处理现状

一、我国废旧家用电器处理的现状

对家用电器的消费及淘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因此对家用电器的消费水平也相对较高。目前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视及个人电脑是报废量居于榜首的废旧家电类目,同时各种小家电也成为报废家电的一大来源。

对我国的废旧家电处理状态,同国外有着很大的差异。

首先从处理方式方法看,国外环保产业链已相对成熟,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处理废旧家电的费用由废弃者负担,并且对废旧家电的处理也都采用自动化机械设备进行分解,借以降低人力成本。但对我国而言,对废旧家电的处理则多采用手工操作,这一现象的主要起因是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然而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是我国对废旧家电处理产业链不完善,这种不完善不仅会直接影响这一产业链的生产效率及其自身发展,还有对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成熟的产业形态,无疑有助于产业中相应科技的发展,方便有关部门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将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同时对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力,提升经济效益大有裨益。

其次,从废旧家电的流向看,我国同发达国家也有着自身特征。对发达国家,由于已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因此经济的成熟,使其全国上下对家电的需求基本保持同步,这种同步进一步演变成对家电淘汰步伐的一致,因此家电遭到淘汰废弃后,基本只有一个处理方式就是拆分归类。但对我国而言,情况大不相同。我国地域广大,经济发展速度各异且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废弃家电在我国的走向。相关统计表明,在我国只有大约20%的废旧电器进行拆分归类处理,剩余约80%的废旧电器,都通过各种形式重返市场继续投入到消费过程中。

二、我国废旧家电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

2.1加强废旧家电循环监管

现在对废旧家电的流向,在我国已成为一个问题。进行拆分的家电难以实现产业经济效益,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对未拆分的家电,其流向同样令人担忧。

未经拆分的家电通常都进行一定维护而后进一步投入市场,再一次进入消费环境中,但对这种再消费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隐患。部分被淘汰的家电在进行必要的维护和翻新后,直接进入流通领域以次充好,形成流通领域的欺诈行为,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对消费者的人身伤害。一些废弃家电在淘汰后经过维修,然后转卖到我国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进行继续使用,这一类家电有时在功能方面虽然能保持相对稳定,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售后维护服务,因此会降低其使用效果,损害消费者利益;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家用电器在超过正常的服役期限后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这些家电直接进入二次消费,直接对经济水平较低地区的消费者构成潜在威胁。

针对这一问题,应针对淘汰的废旧电器进行必要的流通控制,对其流向进行登记,确保安全性能。在可能的情况下设置必要的经济杠杆,带动相应生产厂充分参与,对相应的废旧家电进行检修,并严格控制质量,在可能的情况下附加必要服务。一方面使废旧电器得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能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2.2推动废旧电器产业链的完善

废旧电器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如果产业链得不到完善,一方面相应的科技会出现停滞局面,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阻碍生产力的前景;另一方面,产业链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迅速拉动经济的发展。

丹麦研究人员的分析结果显示,1吨随意搜集的电子线路板中,可分离出286磅铜、1磅黄金、44磅锡,其回收利用具有广阔前景,而电子线路板在废旧家电中尚处于低价值产物。与此同时,环境的污染在我国而言更是刻不容缓的问题,一个有限的生态环境承载太多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从这两个方面看,我国废旧电器产业链亟待完善。

对相关产业链的完善,首先需要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采用奖惩分明的手法,对环境进行保护,并对参与产业链建设的企业进行必要补贴。日本早在1998年6月就颁布《家用电器资源回收法》,而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一直到2007年才开始施行,并且还并没有涵盖所有的废弃家电产品。此外,对已有法律法规的落实也必须加以重视,才能收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其次,推动相应文化建设。文化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科技、宣传、认识方法等众多方面。对废旧电器产业的相关方面而言,一方面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并推动相应的科技发展,确保对废旧电器的拆分和抛弃过程不会对环境带来隐患。另一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对废旧电器走向有一个正确认识,呼吁全面参与正确处理废旧电器,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三、我国废旧家电处理的改进建议

3.1加强公共宣传力度

针对市民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意识薄弱,环境知识严重匮乏的现状,政府应加强公共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的意识,积极倡导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回收模式,促进市民废旧家电处置行为意向的转变。

3.2建立废旧家电责任追究制度

我国应尽快建立起制造商与销售商责任制回收体系,明确废旧家电回收相关主体,确定回收费用各主体分摊比例,协调企业作为回收主体与政府各职能部门间的工作,完善企业回收、处理、再利用废旧家电的制度保障。

3.3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法制作为完善废旧家电逆流回收处置体系的强有力保障,应在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中发挥积极地引导作用。政府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废旧家电集约化、整体化、产业化的回收处理模式中,出台统一的管理条例并监督生产商履行废旧家电回收的义务,对不履行的企业实施适当处罚,规范废旧家电回收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督。

3.4提高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技术

目前科学技术在废旧家电回收处置领域应用率较低,企业作为废旧家电回收主体,应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处理技术和先进的处理工艺;同时企业应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创新回收技术,提高资源回收再利用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就我国废旧家用电器处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再从加强废旧家电循环监管及推动废旧电器产业链的完善两方面,对我国废旧家电处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说明并给出相关改进建议。废旧电器的处理涉及社会和生态的众多方面,因此应慎重和妥善处理。唯有整个社会都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才有可能使废旧电器获得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方园,赵新,胡嘉琦,何丽娇,王玲.废旧冰箱聚氨酯材料的回收利用技术研究[J].日用电器,2010,(11).

[2]戴桂林,张永强.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路下废旧家电回收模式探讨[J].商业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