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读者违章心理分析

/ 1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读者违章心理分析

蒲桂兰

蒲桂兰(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401331)

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图书资源,通过实行开架借阅,将读者服务这一常规工作从过去被动的服务方式转变为读者直接进入书库亲自挑选图书的一种主动高效的服务方式,它节约了读者的时间,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对提高大学生读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和自我意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绝大多数大学生读者思想道德素质较高,能够自觉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惜图书,但是由于少数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不够高、社会公德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利用图书方面时常会出现一些违章现象,例如污损书刊、偷书、乱放书等,不仅会直接破坏图书馆收藏的书刊文献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影响其保存价值,严重破坏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还会影响读者的正常借阅,严重损害广大读者的利益。

作为一名高校图书管理员,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分析大学生读者违章心理,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减少违章现象的发生,更好地发挥开架借阅的正面效应。

一、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读者违章心理分析

1.自私心理

自私心理,指的是言行举止只考虑自己本人的利益,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而没有从社会大局和集体利益着想,表现在高校图书馆违章读者心理上,就是“垄断心理”。有的读者看到参考价值比较高的书刊,在市面上很难买到,怕别的读者学习之后超过自己,想在专业方面高人一筹,就采取偷书的手段据为己有,以免他人与自己竞争,或者把书藏到隐蔽角落。还有的读者在阅览室找到引起自己兴趣、对自己价值较高的资料,想抄又费时费力,复印又很麻烦,在私欲的推动下,会产生偷撕书页的行为。

2.侥幸心理

图书馆的书刊都内置磁条,而且读者也不知道放置在哪里。图书馆出入口安装了防盗仪,一旦携带未办借书手续的图书经过防盗仪门口,防盗仪会立即自动报警。然而,偷书的读者却一无所知,或以为会报警的是条形码。违章行为发生前,抱有侥幸心理的读者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图书馆的规定,是错误的,要受到学校的处罚,然而自作聪明,想冒一次险,也许没被工作人员发现,也许发现了可以通过狡辩,让图书管理员认为是无心之过,不会被严厉惩罚,因此铤而走险。违章行为发生后,仍然抱有幻想,幻想不会被处罚,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处罚的事情慢慢被老师、同学淡忘。抱有侥幸心理的违章读者最终只能自食其果,悔之晚矣。

3.发泄心理

出于发泄动机产生违章行为的读者和有着自私心理的读者有本质的不同,是因为心理扭曲产生了变态行为。有的由于理想与现实有太大差距,心情烦闷、忧郁,把书刊当作发泄目标,在书页上乱写乱画;有的是出于对图书馆某些规章制度或工作人员的不满,故意撕书页或在书页上写攻击性的语言;有的由于违章心生不满,采取偷书等报复行为。这些现象反映了这类读者心胸狭窄,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否则,如果任其发展,将来走入社会会有更加危险的行为产生,危害社会。

二、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读者违章心理原因分析

1.学校教育重视文化课的成绩,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现在的中小学还是处于应试教育的状态,老师和学生都是根据高考的内容走的,高考考什么,中小学的老师就教什么。例如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学校极度重视的科目,思想品德教育则处于次要地位,学生每天的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教育目标的偏狭、教育内容的繁难、学业竞争的激烈,迫使学生每天想着学习、考试、分数、名次,无暇注重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进大学以后,学生受到的约束减少了,而大学教育又长期偏重专业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应给予的关注就更少,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致使一部分读者缺乏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希望把公共财产据为己有,还美其名曰“读书人偷书不为偷”。因此,会出现避免他人与自己竞争而偷书、心怀不满采取报复行为等现象。

2.图书馆管理措施不够完善

读者违章行为屡禁不止和图书馆管理措施不够完善有很大关系,例如图书馆对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有些读者产生了违章后不会被处罚的侥幸心理;图书馆工作人员忙于整理书架、整理书刊,在书库内巡视的次数少,给一些读者有了可乘之机;有些图书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服务态度不够好或批评教育方式欠妥,致使部分读者心存不满,产生了污损书刊等报复行为。

参考文献

[1]张馨文浅谈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管理[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9,23,(3),62-64。

[2]李秀琴谈高校图书馆读者撕窃图书的心理因素及防控措施[J].辽宁师专学报,2002,(6),128-130。

[3]方宁东高校图书馆读者违章心理分析及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0,20,(5),85-86。

[4]王轲高校图书馆读者偷书现象、原因及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3,23,(4),153-155。

[5]黄植信图书馆读者的窃书心理及调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30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