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小儿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措施研究

蒋艳华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2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肺部感染患儿78例,78例患者均选取于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其均分参照组39例、实验组39例。39例参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加以叩击方式人工排痰处理。39例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和人工叩击基础上,加以机器排痰即振动机排痰,以及针对相应的患儿做对应的处理。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排痰效果以及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肺部功能情况,同时留意两组患儿肺部咳消时间、气促消失时间、罗音消失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排痰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护理前,患儿肺功能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差异性存在(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儿肺部功能明显好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儿肺部咳消时间、气促消失时间、罗音消失时间均比参照组要短,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应当采取振动机排痰,对于不同患儿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儿排痰效果,缩短患儿肺部咳消时间、气促消失时间、罗音消失时间,提升患儿肺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振动机排痰;小儿肺部感染;肺功能

儿童肺部感染是很常见的新生儿疾病,而且发病率很高,经发现儿童毛细血管和淋巴组织间隙要宽,肺泡数量少[1],含气量较少,因此儿童肺部感染以排痰不畅为主,本研究对两组患儿进行不同方式排痰处理,分析排痰机排痰和常规人工叩击排痰的护理效果,结果如下。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时间2016年月至2018年9月治疗的78例肺部感染患儿。采用抽签选取的方法,将78例患儿分成两组,参照组39例,男女比例19:20,年龄在3岁到12岁之间,平均年龄(5.34±1.35);实验组69例,男女患者比例为21:18,平均年龄(5.73±1.41)。治疗前,所有患儿需要签署知情并且同意书,总78例患儿了解本组实验的内容和方法,对比其基本资料,组间差异性不存在(p>0.05)。

1.2方法

39例参照组患儿采用人工叩击排痰方式,并进行常规护理,即患儿取侧卧位或者坐位,护理人员利用手腕的力量,叩击患儿的背部,从下到上,从外到内有节奏的叩击,帮助患儿排痰处理[2]。人工叩击排痰每天须进行两到三次,每次时间十到十五分钟之间,注意人工叩击排痰,一定要避开患儿的脊柱肾脏等脏器区及重要部位。常规护理时,要保持患儿病房的卫生情况,让患儿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治疗,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3]。实验组在人工叩击的基础上,利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并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振动排痰机排痰可以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好位置后,开启自动模式,但是操作者需要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将速度控制在每秒15到30指圈之间。叩击的顺序跟人工叩击一致,在患儿肺部感染部位叩击时间延长一些,可以帮助患儿排除痰液,此外对实验组患儿多针对性护理,包含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针对性的呼吸道护理[4]。

1.3判定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两组患儿的排痰效果以及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肺部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儿肺部咳消时间、气促消失时间、罗音消失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两样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结果

2.1分析78例肺部感染患儿的排痰效果

实验组排痰总有效率为97.44%(38/39),参照组排痰总有效率为64.10%(25/39),经对比,卡方值=13.9492,p值<0.05。

2.2分析78例肺部感染患儿的咳消时间、气促消失时间、罗音消失时间

实验组患儿肺部咳消时间、气促消失时间、罗音消失时间均比参照组要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分析78例肺部感染患儿的肺功能情况

治疗前2组患儿肺功能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肺部功能明显好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振动排痰机排痰加以针对性护理对于肺部感染患儿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儿排痰效果,缩短患儿肺部咳消时间、气促消失时间、罗音消失时间,提升患儿肺功能,值得推荐使用[5]。

综上所述,小儿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应当采取振动机排痰,对于不同患儿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儿排痰效果,缩短患儿肺部咳消时间、气促消失时间、罗音消失时间。

参考文献:

[1]杨晓斌.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级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80-81.

[2]曾文禧.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98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5):2819-2819,2820.

[3]马金成,云艽.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拜阿司匹林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9,16(6):69-71.

[4]胡思佳,彭应枝,余杨等.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6):486-489.

[5]程团结,陈小平,徐璐璐等.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9):12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