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研究

郭永腾

410001

【摘要】现如今,我国二代测序技术获得了显著提升,高通量的基因测序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它能够一次对几十万甚至是几百万个DNA分子进行有效的序列测定。并且其相比传统测序技术更为简单、准确、全面、快速,现在已经在临床上大规模的开始应用,特别是在胚胎植入前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诊断诊断。本文将稽留流产妇女绒毛染色体检测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有效为稽留流产的病因学研究积累数据,为指导稽留流产的妇女再生育提供遗传学的依据。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技术;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测;研究

目前,有资料显示,自然流产出现的概率以及达到了临床妊娠的15%-20%左右,通常会出现在患者的怀孕早期[1]。导致出现自然流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染、环境、遗传、免疫以及血型等等诸多的原因。因此,就需要能够及时找到患者出现自然流产的原因,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就是直观重要的。而且,出现早期流产的患者,有50%都是遗传缺陷造成的,主要患者的胎染色体的结构以及数目出现异常这两个原因。这就需要可以有效的分析患者的染色体,从而找出其中的根源性问题,避免患者出现再次流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妇科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因稽留流产行清宫术患者81例,患者年龄在22岁-42岁之间,孕龄为8-16周。通过彩超在患者流产前进行检查,其胚胎均显示已经停止发育,患者也没有出现感染或者是接触过有毒有害物质。

1.2检测方法

首先,对患者完成清宫手术之后,取出患者100毫克的绒毛组织,将其通过生理盐水冲洗五次。在患者术中在无菌环境之中取出患者100毫克的绒毛组织,通过无菌生理盐水多次冲洗绒毛组织,从而有效清除会对细胞贴壁造成影响的血液成分。需要注意的是,还需要抽取患者的外周血一份,以备参考。其次,取出患者10毫克的绒毛组织,并提取其基本组的DNA,然后对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然后对DNA片段的完整性,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有效的判断。再次,每一个实验样本,都要提取50克的基因组DNA,然后使用基因组DNA随机打断,修复其风末端,通过加A连接的流程开展建立文库。需要注意的是,在定量DNA片段的浓度和纯度时,需要利用博奥生物二代基因测序仪分析高通量测序。最后,将收集的高通量测序的各种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然后依靠序列比对比软件,检查染色体是否出现各种异常。

2结果

对81例患者的流产组织都已经成功的通过了高通量测序,结果如下:其中没有出现异常的26例,约占总数的32.10%(26/81);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的有51例,约占总数的62.96%(51/81),出现单体型的例数是13例,约占总数的16.04%(13/81)。出现三体型的例数是40例,约占总数的49.38%(40/81);染色体结构出现了异常有3例,约占总数的3.7%(3/81)。详情见表1。

表1患者接受高通量测序检测结果

3讨论

造成患者出现稽留流产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感染、环境、遗传、免疫以及血型等等诸多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是患者出现染色体异常。而对染色体进行检查的方法有很多种。在传统的检测方法中,是采取胎儿绒毛组织的细胞进行培养,然后对其G显带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其可以检测患者的三倍体、平衡易位等,但是其检测分辨率却较低,只有5MB左右,不能够对DNA更小的片段出现的异常开展有效的检测,其受到母源的污染的概率也很大,其检测成功率也很低。在临床上还有一种常见染色体检测方法就是荧光原位杂交法,这种方法主要检测的就是13、16、18、21、22、X以及Y这总共七条染色体是否出现非整倍体异常,然而其不能够有效的对染色体进行整体分析,还不能对染色体的结构异常进行检测[2]。而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不仅能够对人体的全部染色体进行检测,为患者的全部基因组进行测序,其检测分辨率明显要高于传统的核型分析(5MB),还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检测中的不足,能够有效的检测出新的染色体变异,能够更好的发现致病原因。并且,这种检测技术不需要太多的检测样板,只需要黄豆粒大小的容貌标本就可以很好的完成检测,并且由于留取的标本可能会遭受母源污染,需要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对样本利用母血进行验证,最大限度的防治母源污染对样本产生污染[3]。

由于稽留流产多数都是因为绒毛染色体出现异常而导致的,所以有效的对绒毛染色体进行检测,可以更好的分析流产的原因,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很好避免患者再次出现流产。首先,检测结果为异常的情况下,患者下一次妊娠就需要进行合理的产亲诊断。其次,检测结果为正常的情况下,就要让患者夫妇采用其他的方法进行检测,继续查找原因。最后,检测结果为未知性的情况下,就需要检测其父母的外周血,从而确定其是否是双亲遗传所导致的[4]。

本次实验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我院妇科收治的81例稽留流产的患者绒毛组织进行了有效的染色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的有51例,约占总数的62.96%(51/81),主要为非整倍性。有资料显示,出现自然流产的患者中,其染色体出现了数目异常的概率为96%,出现结构异常的仅占其中的4%左右,稽留流产患者出现胚胎染色体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非整倍性,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不相上下。并且,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出现了16三体与X单体的发生率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是否有着地区局限性,还需要能够增加实验样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能确定。

综上所述,在分析绒毛染色体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有着十分建筑的优势,它可以有效的分析出现了稽留流产的患者的绒毛染色体,从而对其流产原因得出有效的结论,从而可以为分析流产提供详细的理论根据,还能够利用分析遗传学因素,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在妊娠之后出现习惯性流产,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加有效道德临床指导与建议。

参考文献:

[1]曾湘晖,王莉云,.熊正方,等.ART助孕后稽留流产胚胎/胎儿组织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测定染色体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7(12):26-29.

[2]张冬梅.应用高通化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稽留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实用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5(3):108-109:6-9.

[3]任茁,李智,.王静,等..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96例稽留流产组织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8(2).

[4]蔡莉蓉,戚红,.祝建疆,等.高通量测序技术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稽留流产遗传学分析中的比较[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