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配网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做好农配网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

何煦

(国网雅安市名山供电公司四川雅安625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开展实施,农村配电网规模及设备水平和管理服务功能都在不断提升。但在我市农配网工程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阻碍着未来农村配电网的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农配网建设的管理,科学规划工程实施,加强管理水平提升,保证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经济、优质、高效完成,为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农配网工程;管理;关键环节

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电力的可靠供应。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用电负荷越来越高,农村配电网作为农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不断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对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农配电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重要建设项目,只有加强农电配网工程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电能运输质量,才能保证农配电网工程的稳定运行。建设人员需充分考虑农村配电网的未来发展,在建设项目中全面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根据农村电网特征使农配网工程管理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1农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和产业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农村家庭中各种各样家用电器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化,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步增大。这就对农村配电网供电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农配网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供电效率低,对社会发展的需求无法保障等状况,严重阻碍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建设。为了进一步巩固农配网的改造成果,有必要不断加强农配网建设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有效保障农配网的安全运行。

2农配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农配网运行环境方面。在农村,配电网附近有很多违章建筑,这些违章建筑要么就是距离配电网很近,要么就是没有按照规定线路来进行配电。对电网运行安全管理造成不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农村私自接拉电线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村民为了生产生活的方便,不顾个人安危私自在附近电线杆上接拉电线,在进行大功率作业时使电网运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农配网规划结构方面。当前,农村人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农配网负荷的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这给农配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了很大负担。在实际情况中,有很大一部分用户的线路规划结构都不符合要求,从而在电网设备运行工作中造成诸多问题出现,如频繁发生的跳闸现象,大面积停电及雷雨天气不安全因素等。其次,对农配电网管理工作没有进行准确到位的合理规划,农配网设施材料的质量低下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2.3运行设备方面。随着当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农配网运行当中也被添加了各种新型线路。一些地区的配电变压器容量和实际电力负荷之间并不匹配,致使农配网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运行超出经济负荷运行很多,造成线路运行压力增大,停电现象时常发生,使空载时间加长、线损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对农网运行的安全性造成了很大影响,对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3做好农配网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

3.1建立健全农配网相关规则制度

根据日常运维管理、安全管理及施工管理等方面实际情况,为农配网管理系统制定出可供参考的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完善相关考核制度,其中考核标准涵盖了管辖范围内的断电、跳闸和大范围停电现象及电力用户的投诉或表扬。以此让工作人员的自我责任意识有所提升;另一方面,部门领导人要把自己的工作责任承担起来,拟定出供正个运维团队参考的文件,使工作管理制度成为运维人员自觉遵守的工作准则。

3.2加强农配网络运行环境的管理

在农村居民建设房屋时合理敦促其修建的建筑物要与配电站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对电力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不必要的问题。另外,通过合理明确的奖惩机制对私自拉设电线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治,以确保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广大民众定期宣讲电力知识,使人们增强自我危机意识,了解用电隐患,养成合理安全用电的习惯。

3.3实现农配网运行智能化

根据不同地区环境及配电网的特点,制定信息化自动管理平台,智能化的管理方法不仅使劳动力得到解放,在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提升上有重要的作用。智能化管理平台对故障监控非常敏感,发现异常问题会及时报警,有助于运维人员可及时对故障问题进行解决处理。另外,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为本配电站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计划。智能化管理平台可有效提高农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提高农配网络的整体性能

当前,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致使农配网系统一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给农配网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相关部门必须对停电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对电网系统进行检查维修。对于停电,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通知电力用户,以便于人们对停电做好应急准备。在检查整个电力系统的过程中要对双向输电模式进行普及,使得整个农配网的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3.4合理调整农配网设备设施

①在对农配网进行改造时,要科学合理的设计电网线路。要想从根本上使农网分压与分区及就地平衡运行得到有效保障、线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农网运行的经济性有所增强,就需要在对农网进行采取控制技术和全网无功优化技术的基础上对电网无功电源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及改进。农配网系统分布地域较广,在对农配网进行设计时应注意采取运用不同方式的设计方案,在线路设计时除了架设方式可以运用外,线路通道与敷设入地等方式也可尝试采用,可有效提高农配网线路的合理性及经济效益。

②对农配网线路负荷、变压器容量及电压档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若要从根本上使农配网经济运行要求得到有效满足,应对农配网工程规划进行全面加强,首先,全面了解农村电力负荷的真实情况,并对线路电压进行适当的调整,先将变电所主变接头进行调整,以实现电压的调整。在农村用电负荷低谷期时可适当地降低电压,采用接近下限的电压运行。在农村用电负荷高峰期时可适当地提高电压,从而把线损降到最低。其次,在实际生活中,农配网变压器容量和安装位置之间仍存在有不合理的现象,致使电压器在运行工作时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另外,农村用电器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峰谷差异性,这样容易造成线路有较长的空载时间,使线损增大,因此在对变压器进行选择时,应全面考虑其容量问题,以有效提高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率。

4结语

电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推动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施工项目是农配网工程的建设。农配网工程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是利国利民、造福千家万户的大事。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农配网工程的顺利开展仍受到一定的阻碍。做好农配网工程要充分利用科学信息技术,全方面开展安全监督工作,从实际情况出发并解决各个阶段所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农配网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在提高农配网工程建设投资效益的同时,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先发.做好农村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4):186-187.

[2]秦冀.搞好农村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J].科技视界,2015(29):246,300.

[3]蒋超,华繁荣.做好农村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0):143-144.

作者简介:何煦(1981-),男,汉族,四川名山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农配网工程管理、全能型供电所供电所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