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德育引领提升管理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加强德育引领提升管理质量

孙加温

——德育为先加强学校管理的几点认识

孙加温山东省胶南市宝山镇中心小学266400

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通过思想建设、人文建设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加强学校管理,努力创建“和谐学校”,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可以穿越时空,是永恒的,潜移默化、魅力无穷的。在学校管理方面,思想管理是高层次、高境界的管理。学校办学,必须不断地调整理念,使之与核心理念相适应。一所学校,必须与时俱进,形成自己的主张和价值观、教育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管理观。

1.全校上下统一认识,树立学校发展的幸福观。胡美山上任兴蒙学校校长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使学校异军突起。其间尤为重要的,胡美山本人是一个思想者,他对学校发展的思想规划,照亮了全校教职工前行的方向。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全体教职工阐释明白,尽管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矛盾等现实困难,但是,有着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有着市教育局政策扶持等优势,学校会争取一切可能,迎难而上,不断创新,实现学校的可持续、超常规的发展。学校的困难是暂时的,希望是永恒的。要确保老师们爱岗敬业,确保教师队伍团结稳定,为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构建教师工作的幸福观。教师的健康持续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为此,必须抓载体,树正气,开展好师德教育活动,认真实施教师宣誓制度。教师的幸福不只是来自于工资和其它物质待遇,而应是一个综合体现。教师在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中生活是幸福的;教师在有序的校本教研中进行教研是幸福的;教师与新课改成长是幸福的;教师在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中是幸福的……通过这样一些前沿思想的熏陶,树立新型的综合的“大幸福观”,从而在处理小家与大家、个人与集体的矛盾上,教师们都能摆正位置,辨明主次,以“学校利益高于一切”、“学校发展是个人幸福的保障”等观点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3.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构建教师业绩的幸福观。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追求,也是和谐教育价值的体现。学生的成长是全体学生全面的成长。学生的成长不仅是在知识上的积累发展,更应是学生能够和谐生存、和谐做人。要积极开展“师生和谐共成长”活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各项活动,让他们学有所长,在学习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成长。改革学生评价标准,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在我们的词语中没有“差生”,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平等施教,平等受教。全体学生都有所进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二、人本关怀,管理立校

从“与人斗,其乐无穷”,到“人性化管理”和“以人为本”,再到“建立和谐社会”,这些理念的变化,折射出的是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学校”的先决条件。坚持管理立校必须是以领导示范、人文关怀、民主管理为基础,努力在工作中让师生感受到发展上的关注,物质上的关怀,心理上的关心。

1.发扬领导的身先士卒表率作用,以人格魅力鼓舞人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看干部”,这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道理。因此必须抓干部,树表率,积极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活动,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制定实施问责制,进一步强化干部教师的责任意识,努力打造一支锐意进取、刻苦务实、求真团结的领导班子。每个行政班子成员工作上爱岗敬业,业务上务实求精,作风上廉洁自律,要求职工做到的,行政领导首先要做到。

2.实行“民心”工程,以人文关怀感动人心。要想教职员工能够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到教育教学中去,学校在尊重、理解教师的前提下,一定要知其需,知其想,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幸福生活。例如给全体教职工投一份保险,一句短信,一束鲜花,一声祝福,一个蛋糕……都能让职工充分感到学校的温暖,从而更加激发努力建设学校的责任心,教书育人的进取心。

3.实施民主管理,以主人翁精神调动人心。学校的管理要走科学、规范、民主之路,充分发挥党组织和教代会的民主监督职能,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开设“校长信箱”,广纳良言。建立校务公开制度,成立学校民主理财小组,“阳光”理财。在教师聘任上,坚持公正严谨、不唯资历、不论关系,只依实绩与能力。在学生管理上,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真正享受平等教育。

三、人才培养,内涵发展

1.学校班子的建设。必须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精英型”“服务型”的领导队伍,如提高政治修养和领导修养;实行集体学习制度,加大对自己部门工作的反思和总结;领导之间推行相互谈心制,取长补短,扬长避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更新理念;加大对行政领导的考核力度,实行问责制,形成层层有责任,事事有人管的良好运行机制,实行“庸者下,能者上”的竞争机制。同时,尽量避免“教而优则仕”的片面选聘干部现象出现。

2.学校班级的建设。一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和艺术。二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利用好宣传栏、图书角,创设温馨怡人的班级文化。三是完善班主任工作评价激励机制,采取提高班主任津贴、班主任考核加分等一系列物质、精神激励措施,让班主任岗位成为所有岗位中最有吸引力的岗位,吸引一批最优秀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四是强化全员班主任意识,引导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3.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倡导建设“学习型”的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学校要成立班主任和教研组长专题研讨班,鼓励教师自学,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政策理论水平。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让广大教师明确二十一世纪教育行为的主角是学生,寓教于爱,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脚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教师观(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学生观(全面发展,学有所长)、评价观(一切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和质量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们必须努力实践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必须不断追求更加鲜明的办学特点,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在生存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在壮大中做强,打造一个响当当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