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技术在矿山变形监测中的运用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GNSS技术在矿山变形监测中的运用之研究

张荣强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

摘要:GNSS技术是矿山变形监测工作的重点,以现阶段矿山变形监测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GNSS技术的应用特点,明确GNSS定位的基础理论和测量方法,分析GNSS技术在矿山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形式。

关键词:GNSS技术;矿山;变形;监测

矿山除了会受自身操作影响产生变形外,还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出现变形。由此,矿山要设计周期性的变形监测工作。变形监测的实施有助于为矿山工作提供保障。同时因为GNSS技术具备高精度、高速度等优势,促使其在矿山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GNSS定位的基础理论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是说在应用GNSS测量时,导航电文与测距码通过GNSS卫星进行发射,通过路径传播,再依据地面上的GNSS接收器获取信号。同时跟踪测量卫星信号,明确卫星信号在传播途径中应用的时间。依据传播的时间与速度,明确测站点到GNSS卫星的距离。结合卫星的星历能确定GNSS卫星的空间瞬时坐标,最终依据距离空间交会的方式,估算出测站点的空间三维坐标。

现阶段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的方法有很多种,在应用中越发娴熟,如绝对定位、动态定位以及载波相位定位等,通常情况下,检测工作人员会结合工作目标、数据精确度、应用设施数量等内容进行判断,选择适宜的监测方法,其中依据应用的原始观测值划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伪距定位,另一种是载波相位定位;依据定位模式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行为,另一种是相对定位;结合卫星定位时,研究接收机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动态定位,另一种是静态定位;依据获取定位结果也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实时定位,另一种是非实时定位。

2.变形监测的误差研究

GNSS测量误差主要受到三方面内容影响,其中包含来源卫星、导航卫星信号传播、地面接收设施。对于部分要求定位精确度高的测量工作而言,要想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要从地球整体运动相对论的效应、地球潮沙等方面进行研究。将所有出现在导航定位系统中的误差依据性质进行划分,主要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而前者包含了卫星星历、大气折射等误差;后者包含了卫星信号的多途径效应、接收机观测值等误差。依据误差的大小及其对卫星定位结构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系统误差要比偶然误差对定位的影响要大。由此,减少系统误差有助于提升卫星定位的精确度[1]

3.矿山CORS的特殊性分析

因为矿区整体的运动情况不明确,矿区构建的连续观测站很容易受到地下采动出现变化。由此,矿山CORS站的平稳性和纠正技术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在研究中主要分为下述问题:其一,参考站选址与自身变形改正技术,建设参考站的位置一定要在平稳性强的区域,或者使选择移动变形小的位置。因为参考站也属于在矿区内,在提供基准的同时自身也在改变,所以参考站的自身变形值获取技术对矿山CORS定位工作而言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二,信息获取与信息整合处理技术。矿产参考站的特殊性需要依据全球ICS站观测信息,对基站的平稳性进行研究,并对数据质量进行管理;其三,变形灾害是矿山所要担心的最大影响因素,所以矿山CORS除了要进行正常的矿山测绘工作外,还要对矿山变形进行实时检测,并为矿山应用设计相关的软硬件系统[2]。

4.GNSS技术在矿山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模式

在开采矿山时,地基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变形,若是形变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若是超出了规定的范围很容易为矿山的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威胁工作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工作者要明确GNSS技术在矿山变形监测中的重要性。GNSS监测主要包含三种监测模式,下面对三种模式进行深层探索,以期为矿山变形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4.1周期性监测模式

若是变形体的改变速度非常缓慢,如同地壳运动一样,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处于较为固定的状态,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将监测的频率定为一个月、几个月或者是一年,一般情况下应用的监测方法就是静态相对定位法。操作步骤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其一,依据已知的基准点与监测点获取的监测信息,计算出监测点的三维坐标值(X始、Y始、Z始),并将其作为矿山的变形检测参考标准;其二,依据设计好的监测周期,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重复监测;其三,依据计算每一期同一点的监测信息(XN、YN、ZN),通过对比研究,明确每个方向上存在的偏移量(△X、△Y、△Z)[3]。

4.2连续性监测模式

其是通过应用固定仪器对矿山进行长时间的信息采集,获取连续性监测信息的监测方法。在连续获取的监测信息中具备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以依据软件获取所需的时间段信息,并对这一阶段的矿山变形情况进行监测。GNSS连续性监测依据变形体展现出的差异性,在观测过程中通常选择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静态相对定位法,另一种是动态相对定位法,两种方法都可以展现出变形监测的实时性特点。依据对矿山实施振动、静以及动荷载监测,可以明确矿山的变形数据和特点,之后进行研究和处理。因为连续性监测模式具备信息连续性和清晰的监测时间两大特点,所以更容易获取不同阶段的信息数据,对信息研究工作而言至关重要,有助于检测矿山在各个时间段的变化情况。这一处理模式更符合周期性短的矿山需求。

4.3实时动态监测模式

这一模式是以载波相位为基础,实时差分定位的技术,对不同监测点的载波观测值进行监测。矿山岩块若是受到外部荷载影响产生变形,依据这一模式的测量工作,可以获取密度高的信息数据,并明确每个历元的准确位置。依据计算每一观测历元接收机的具体位置,最终可以明确监测目标的变化特点。其中,GPS—RTK可以依据5-20赫兹的速度传递定位信息,定位精确度可以达到平面±10mm,高程±20mm。通过引用这一技术对矿山实施监测,有助于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实践分析可知,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实时监测变形,迅速展现矿山的变形特点,并及时提出处理防范,控制工作状态下的损失[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GNSS具备及时性、精确度以及不受通视条件约束等优势,所以其可以为工程和地壳形变、灾害形变的监测工作提供工作保障。通过研究实践案例可知,GNS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弥补以往监测工作中展现出的问题。而随着我国对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推广和引用,促使GNSS技术在我国市场中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汤运涛.GNSS技术在滑坡应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黄金,2016,37(05):70-75.

[2]於永东,林国利,陈炳富,汤向行,张家乐.GNSS技术在尾矿库坝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4(S2):60-62.

[3]王黎明,刘夫晓,王新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山巷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15(03):79-80+95.

[4]杨帆,邵阳,马贵臣,秦真珍.INSAR技术在海州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2015,34(06):56-58.

作者简介:

张荣强(1990-),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民族:汉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雷达在矿山边坡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