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的几点看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对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的几点看法

李付妹

李付妹山东省平度市南村中学266700

上好体育课,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一个评价的标准。新课标下该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为此,我提出了一些肤浅的看法和观点,与广大体育教师交流。要上好一堂体育课,我认为:我们必须把握方向,树立信心,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理解新的课程改革。

一、如何理解“新课程”与“新课标的课”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新课标的课应该是: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新课标教学内容的变化更多地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更新上,对传统教材的更新与改造,使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了亲近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怎样选择学习内容呢?学习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堂课后学生学到了什么?传统的体育教学重视竞技性的技能、技巧教学,不过所选内容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生活、生存需要,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要对学生终身有益,使学生获得终身体育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和体能条件。因此,理应因地制宜,选择学生喜欢、感兴趣、爱好的体育活动内容和民间体育活动项目。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维度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同一教学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达成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

1.以适应学生的身高、体重、智能、能力等造成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学到新知识,运动技术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新欲。

3.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生动、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4.教学方法的创新应与学法相结合。对于学生,“会学”与“学会”更重要;对于教师,教会学生锻炼比带着学生锻炼更为重要。

5.注重学生良好情感的体验与获得,艺术地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有所得、乐在其中。

四、课堂常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堂课能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教与学,符合学生安全、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常规还是要坚持的,如对服装的要求,上课下课整队、集合等要求。队列、队形练习也是不可缺的,它不仅有助于健身,对组织纪律的教育和精神面貌都大有益处。当然,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来选择,不是说实行新课标了,这些传统的东西都过时了,都必须抛弃,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我认为,必要的课堂常规是新课标下上好体育课的保证。

五、体育课的运动量和强度

新课标课中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没有不行,过大也不行,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来安排,这样学生的体质才能增强。要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使学生生理、心理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运动量自然达到。

六、场地器材、多媒体等的运用

新《课标》体育改革,灵活性大,约束力减小,给体育教学改革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农村中学的运动场地、设施、器材赶不上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的配置,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能动性,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利用适宜的体育场地器材,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到课堂教学中,是一种趋势,但不是所有的课都要用、所有的学校都能用。对于体育课来说,多媒体更多地是让学生课后、课余时间去借鉴,去操作,去查找锻炼方法、体育知识、健康知识和正确动作等。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组织教学、活跃气氛、陶冶情操、放松整理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但要根据运动内容选择适当的音乐。

七、思想教育在体育课中的作用

体育课思想教育要自然,不要牵强附会,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并不矛盾,“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有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如篮球运动,它就将吃苦耐劳、协作意识、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等意志品质教育渗透到了运动中。还有很多民族传统体育、地方教材都是这样。

总之,本次课程改革不单是教学改革,要甄别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形式与方法,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让学生们喜欢学、乐意学体育并学会和会学。体育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打破传统、守旧的习惯和方法,让我们一起在新课标准的指引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这块沃土中辛勤地播种、耕耘,力求来年的丰收。在此我们更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发自肺腑地说:“我喜欢体育运动,更喜欢上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