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训练伤性腰痛362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训练伤性腰痛362临床分析

居中秋于娟

居中秋于娟(解放军94580部队医院233000)

【摘要】目的探讨因各种训练因素所致腰部损伤而引起腰痛理想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宣氏推拿和冯氏正骨法对362例训练伤性腰痛人员进行手法治疗。结果临床验证冯氏新医正骨法即“脊柱旋转复位法”和宣氏推拿法即“压痛点强激推拿”,对训练伤性腰痛治疗有效率达99.7%,且疗程短,无副作用。结论“压痛点强激推拿”和“脊柱旋转复位法”两种手法治疗训练伤性腰痛方面有突出优势,临床价值极高。

【关键词】训练伤治疗腰痛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171-01

训练伤常指接受训练的人员因训练导致肌肉、骨骼系统及组织的急、慢性损伤。训练伤性腰痛则泛指因训练原因造成腰部急、慢性损伤而引起的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腰痛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和不便,而且影响日常的训练和比赛。近几年我们采用冯氏新医正骨[1]和宣氏推拿法[2]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训练伤性腰痛362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62例男性308例,女性54例;年龄17—49岁,平均26岁;职业特点:每天有不少于1小时训练、运动时间,训练强度大。本组全部拟腰痛就诊,最短5分钟,最长4年以上;1周以内226例,1月以内63例,3月以内15例,1年以上58例。

1.2病因和疗程绝大部分是体能训练或比赛时造成的外伤,职业、外力、暴力、寒冷、潮湿、疲劳等是主要因素。疗程最短仅1次,最长3个疗程,平均5-7天。

1.3影像学改变腰椎曲度变直81例,腰椎曲度加深17例,腰椎过伸、过曲位异常74例,腰椎间隙变窄56例,腰椎单(多)椎棘突改变391例(偏左213例,偏右78例),CT或MRI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膨)出32例。

2治疗方法

2.1冯氏新医正骨法即“脊柱旋转复位法”此法对脊柱生物力学改变引起内、外平衡失调和外力(暴力)作用引起单(多)个腰椎体发生偏转(移),腰椎体间隙、曲度发生变化,腰椎活动度受限等腰椎影像学异常者,纠正其偏转(移)椎体,恢复其正常生物力学结构,达到治疗效果。要点:找准偏转(移)椎体及偏转方向和角度,反向纠正。

2.2宣氏推拿法即“压痛点强激推拿”此法用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腰痛患者。要点:找准病变部位,选准压痛点,正确运用“分筋”、“理筋”的方法和步骤。

2.3其他辅助方法采用拔火罐、针灸和药物导入等辅助治疗。

3讨论

3.1机理探讨清《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记述“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者。瘀集凝结、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中医认为腰痛的产生主要是局部“气血运行失常”。现代医学提出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学说是损伤性脊柱疾病发病的理论基础;单(多)个椎体位移是其发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本组病例在发病机理的形成方面有别于普通临床腰痛病者,笔者认为区别在于:变化的先后顺序有异,即通常所说的腰痛患者一般是由软组织原因造成脊柱生物力学不平衡引起单(多)个腰椎体偏(转)。而运动性腰痛则是由单(多)个腰椎体的位移而造成软组织继发性改变,引起脊柱生物力学的不平衡。

我们有针对性地采用以上方法可使“骨对缝”、“筋入槽”,通过扶正祛邪,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做到标本兼治。症状和体征逐步减轻或消失,影像学对比显示腰椎发生趋于正常生理或恢复正常生理性改变的客观影像。

3.2诊断和鉴别诊断腰痛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可以引起腰及腿部疼痛的脊柱、神经根和软组织疾患的总称,但一般不将脊柱结核、肿瘤、骨髓炎等特异性原因引起的腰痛包括在内。临床上有些人对此概念相当模糊。

训练性腰痛病人大都有参加大强度训练、外伤(或暴力)和反复发作等病史,一般发病时间短、发病急,物理检查和影像检查不同程度能发现阳性体征和异常提示,诊断不难。

本组训练性腰痛治疗有效率达99.7%。此法的突出特点:①疗程短,疗效显著;②治疗方法便捷,不受环境条件限制;③避免药物的影响,降低成本,对某些特殊职业更适宜。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此法有效解决腰部训练伤问题,提高参训人员的训练出勤率。

参考文献

[1]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1-125.

[2]宣蛰人.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