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

/ 2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

张根柱1王艳花1聂亚楠2邵丽华3栾玉杰1

1.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2;

2.邯郸市邯钢医院河北邯郸056009;

3.河北省武安市新兴际华医院河北武安0563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以及护士的自我防护。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查阅资料的方法以及临床现察和分析,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提出自我防护和自我保健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主要存在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心理因素四个方面,针对此四个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和预防措施。结论: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能够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的发生、更好的保护手术室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为更好的提供高效、快捷的护理服务奠定基础。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866-01

手术室作为医院抢救生命的核心场所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对手术室各种潜在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以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1职业危害因素

1.1手术室工作性质

手术室工作繁忙,长期站立工作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腰痛、颈椎病等;较长时间弊尿及禁水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等[1]。而患者方面的因素也常常对手术室护士带来负面的影响。

1.2手术室的工作环境

环境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

1.2.1物理因素

1.2.1.1电离辐射随着影像增强器的改进和各种骨科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室医护人员要经常受到X射线的照射。长期小剂量地接受电离辐射,不仅会导致白细胞的下降,影响身体免疫力;而且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导致不孕、流产、死胎等[2]。

1.2.1.2噪声作为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手术室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抢救设备及器械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对人体听觉、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人的情绪都有一定的影响。

1.2.1.3紫外线紫外线消毒法因其方便、经济有效,是许多手术室的常规消毒方法之一,但它对眼睛和皮肤都会产生刺激作用,照射过程中所产生的臭氧对人体也非常有害。

1.2.2化学因素手术室使用的消毒剂、麻药等化学性药物,极易对人体的皮肤、黏膜、呼吸道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有的甚至致癌[3]。

1.2.3生物因素

手术时护士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唾液、排泄物等体液,容易被传染各种疾病;锐利器械、针头易造成损伤,形成感染途径,感染源容易侵入身体,使乙肝、丙肝或艾滋病等疾病传播给护士的机率增加[5]。

2自我防护措施

2.1主动管理措施

2.1.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在实际工作安排中,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的次数,既要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又要注意缓解护士因工作姿势产生的身心疲劳。根据手术数量和种类等情况合理调整,灵活安排人员,切实推行弹性工作制。既保证了手术的安全配合,又把班次安排得合理、宽松。

2.1.2实行人性化管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精神高度紧张、夜班无规律等特点,使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极易造成生理疲劳。因此手术室应备有舒适的休息室,参加手术人员也可以在书中听些轻音乐以放松心情。另外,护士本身应保持规律生活,在术后休息时适当参加娱乐和休闲活动,调节身心节律,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1.3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手术室护理人员平时应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从而增强体质

2.1.4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不计较病人的狂变和过分行为,体谅和宽容患者的不理智行为,继而使病人对手术室工作人员产生信任感,表现出顺从与合作,从而达到顺利完成手术的日的。

2.2改善手术室的工作环境

2.2.1物理因素的防护

2.2.1.1辐射的防护首先,严格执行具有电离辐射设备的操作规程,如C型臂由专人操作,术者熟练操作机器,减少曝光时间等。其次,参加手术的护士定期轮换,避免身体短时期内大剂量接受X线照射。

2.2.1.2噪音的防护对于新建的手术室,在设计时应采用防噪声措施,合理布局,尽量安装吸声材料。定期对器械台、麻醉机、推车的活动部件进行保养和润滑,尽量使用噪音小的设备,同时尽量减少推拉次数。医护人员工作时动作宜轻柔,争取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和开关门轻,尽量减少噪音源。

2.2.1.3紫外线的防护在紫外线照射时应尽量避免进入消毒手术间,不直视紫外线光源,开关应设在手术间外,以便于控制,否则应佩戴防护镜,消毒后进行空气净化。

2.2.2化学因素防护.

2.2.2.1废除甲醛消毒柜,用甲醛液固定标本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戊二醛消毒时要加盖,尽量缩短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更换戊二醛浸泡液时应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加强防护,避免溅入眼内及吸入,万一不慎人眼或接触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戊二醛消毒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冲洗干净,防止残留的戊二醛损伤皮肤

2.2.2.2定期监测手术室空气质量,确保符合质量标准。条件好的医院应安装层流设备。使用高频电刀进行烧灼组织时,应使用吸引器抽吸烟雾,避免有害气体吸入人体。选用密闭性能较好的麻醉机,减少麻醉气体漏出,应有排气管安置到室外排出废气。进行空气消毒时,禁止人员进入手术间,避免直接照射紫外线;药物薰蒸消毒后按要求彻底通风;环氧乙烷消毒的物品,必须将吸附的环氧乙烷完全驱散后才能使用。

2.2.3生物因素防护

了解病史,做好术前病毒检测与预防工作。澳抗阳性及感染性手术应安排在固定的手术间,并在门口悬挂“隔离手术”标志。巡回人员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进入手术间后不得随意外出。术后手术所用器械、敷料以及手术间内物品、地面、空气均应进行消毒处理,废弃物送焚烧炉烧毁;手术人员出手术间时脱隔离衣、帽及口罩后才可离去,以免造成交叉感染。急诊手术如没来得及病毒检测则按感染手术处理,尽量避免刺伤。如有损伤,立即脱掉手套,并挤出血液,伤口用安尔碘处理,同时报告伤情,按照操作流程作出相应处理。

3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受到越来越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研究表明: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是可以通过自我防护来减轻或避免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牢固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相关预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防护措施,确保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斌,张环.手术皇护士工作中的危害因素及防护[J].吉林医学,2004,25(5):85-86.

[2]王玲,崔雪华,黄劲华.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外医疗,2009,12(b):113-114.

[3]何玉茜,朱林平.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0):100-101.

[4]张朝霞,赵建琴.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J].中国社区医师,2009,ll(219):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