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心理训练现状分析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军事心理训练现状分析与发展

王征

(陆军步兵学院江西省南昌市330100)

摘要:本文以军事作为研究主题,主要探讨与其相关的心理训练问题。在具体探讨中按照现代思维的基本模型,先从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两个角度说明军事心理训练基本实现了系统性训练目标,指出在局部体系与细化训练方面的不足。然后通过对其发展大趋势的分析,从发展方向与发展方案设计两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军事;心理训练;现状;发展

在1900年的最后一天,弗洛伊德发表了《梦的解析》,由此拉开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序幕,此后心理学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学派纷立、学说多元发展。直到现在通过对脑科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应用之后,现代心理学已经变得非常完善与专业,在各个领域都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学习与训练模式。下面就从这种体系化的视角对军事心理训练主题下的现状与发展做出具体讨论。

一、现状分析

在人类意识形态或思想模型逐渐这种思维框架日益趋同的现代社会,对于任一研究对象的分析,往往会从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的划分实现对其基本状况的分析,因而下面就根据这处思路对军事心理训练的现状加以说明。

1、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决定了军事心理训练的主要特征,突出了它在实践中的倾向。以现阶段我国军事心理训练情况分析,其比较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从整体上讲,它的比较优势体现了其完善的一面,基本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心理训练体系;再如,从局部来讲,针对不同的兵种与训练项目,设定了与之相匹配的心理训练内容与目标及方法。相对而言,军事心理训练已实现了初步目标,正在向着完善的方向发展。

2、比较劣势

从比较劣势的角度分析军事心理训练现状,可以明显的认识到在体系架构之下,缺少“大体系”下的“小体系”构建,换句话讲,虽然能够实现训练项目下的心理训练,而对于项目划分之后的子项、小项、细项却缺少更为直接的对应训练内容设置,因而未能实现局部体系的细致化实践。同时,由于军事训练因对于现代化武器与设备的综合应用程度越来越高,因而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往往决定了应用的精准性,所以从比较劣的角度分析应该认识到这种不足带来的潜在风险。

二、发展分析

现代军事心理训练的现状表明了它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因而一方面需要对其有一个总体上的发展趋势评估,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总的方向指引,另一方面,仍有必要借助当前的军事心理训练体系完善方法对其进行强化。下面先对趋势做出简要分析,然后按照这种思路提出几点建议。

1、趋势分析

现代军事心理训练的要求非常高,其理由非常简单,一是现代军事本身趋于复杂化,而要实现复杂化条件下的军事心理训练,则必须与之相匹配。二是现代军事在表面上是一种武器之战,但按照几千年的人类军事发展经验观察,军事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以人为主导的“人与人的战争”,所以总体上讲,军事心理训练依然牢牢占据着重要位置,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三是现代军事除了技术类型之外,“博弈”已经成为了基本共识,而要实现博弈目标,心理训练是实现它的有效途径。所以说现代军事心理训练的大趋势是它变得越来越重要。

2、建议

既然军事心理训练在军事训练中的地位正在上升阶段,而为了使其得到有利的发展,就需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为其保驾护航。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按照当前的军事心理训练系统,对各个军事心理训练进行项目划分,使其变得更加细化,以至于达到分条缕析,可以一一列举的程度。然后,在这种基础上进一步为其提供对应的训练方法。从而使整个体系得到全面的完善。其次,建议在军事心理训练的现行体制之下,从制度与机制的建设层面对其开展落地实践。以制度层面的建设为例,应该结合当前的体系化建设,按照心理训练的诸要素进行指标化设计,即利用列举法完成心理训练项目细分与要素列举后,可以针对性的实现对诸要素的评估指标的提炼或设计,从而使每一个心理训练要素具备对应的指标。这样就可以在完成指标化后,进一步通过指标化对接到军事心理训练制度规范与条例的各个方面,达到制度完善之目标。以机制层面的建设为例,当前就可以依据“制度引领,机制运行”的基本模式,在责任制度牵引之下,按照要素对应的指标设计一套与心理训练相匹配的评估机制,这样就能够利用评估考核表格内容的细化,实现对各个军事心理训练内容的现场评估、追踪式评估,以此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过程化评估”管理模式,令当前的军事心理训练管理“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另外,在完成制度建设与评估机制建设后,就可以以其为蓝本,从而完成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等各个方面的机制建设,最终达到机制层面的体系化构建与落地。归纳起来讲,一套系统的军事心理训练体系的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可以提升军事心理训练水平与管理效率。

结束语:

总之,心理训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在军事领域的心理训练更加复杂和精密,因此它要求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基本取向。按照当前军事心理训练现状与发展要求,不仅应该积极的进行军事心理训练体系的完善,而且应该从体制的层面按照制度与机制的完善路径,进一步采用项目管理法确保军事心理训练更加“细化”,这样既能够达到完善军事心理训练体系目标,也能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使我国的军事心理训练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从而适应现代军事管理与实践要求,同时实现“强军心理”目的。

参考文献

[1]军事心理训练人才队伍建设浅谈[J].李晓龙,韩雁华,赵彬.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04)

[2]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袁泽奇,谈清明,田长宁,刘礼大,雷德胜,马奕杰,徐毅.中国校医.2011(10)

[3]军人心理训练实战化问题与对策初探[J].杨苏平,许明智,祖超,何韶飞.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