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管理策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讲究管理策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潘信国

潘信国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365300

摘要: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只有讲究管理策略才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和发展。本文从普通高中学校管理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普通高中管理策略提高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为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也给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自觉与时俱进,主动应对。要不断学习现代学校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善于研究人与人、人与事物的运动规律,善于协调主客观运动的关系,掌握信息,不断丰富管理经验,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实际管理能力,才能带领师生员工不断取得新成绩,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向前发展。以下是本人对高中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遵循“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实现学校民主化管理

要想实现学校的民主化管理,就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动员全体师生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首先,要将管理重心下移,对工作目标实行各年级管理责任制,实现对工作任务的分口管理,并确立相应的管理权限,构建系统的管理网络。其次,学校在制定和修改各项管理制度及规章时,学校管理人员一定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然后通过教职工共同交流讨论通过。只要是与学校经费、教育改革、人事制度有关的问题及决策,都要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校务会议集体讨论后作出决定,并通过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校长邮箱等沟通方式,诚心征求和接受广大教职工提出的宝贵意见。然后经过认真研究给予明确答复,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则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与实施时间,从内心里将学校教职工看成学校的主人,充分信任每一位教职工,并依靠他们来建设学校,使得校内各种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和谐与融洽。只有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二、构建刚柔并济的管理环境,确保学校管理有序高效

要想实现学校管理的有序和稳定,就应当做到依法治校、有章必循,认真执行各项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刚性管理”。学校管理者应树立依法治校观念,坚持依法治校,做到事事处处有章可循。要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执行制度要严肃认真,领导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要切实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使学校一切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学校管理才能有序高效。

而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不但要建立有效的刚性管理制度,还要积极促进柔性管理建设。就是要深入了解每一位教职工的个性特点、生活和工作情况,尽一切可能关注师生的合理需求,尽量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教职工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使他们感觉到来自于学校的温暖与关怀,从而激发每一位教职工的内在潜能。在全面关注师生需求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文关怀,对于融洽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都至关重要。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学校工作有其一定规律性,学校工作的开展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学校的计划多种多样,虽然形式不同,内容各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所有计划都必须指向学校发展目标,为学校发展战略服务。否则,再好的计划也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各项计划的制定,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一致相互协调;其次才是选择一个具体的计划来进一步加以解析和落实。也可以如是说,这样的计划完成了,学校的发展目标也就达成了。

四、创新学校管理方法与手段,精心打造现代化品牌学校

学校管理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形成学校的内涵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创造性实践过程。面对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挑战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创新学校管理方法与手段,开创学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打造现代化品牌学校,是摆在每个学校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

要创新学校管理方法与手段,学校应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现代管理理论应用到管理工作中,更新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并致力于打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厚重的学校文化、独特的育人模式和科学的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品牌学校。学校首先要加强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对每一位教师专业与特长进行分析,让其专长充分发挥,并在竞争的氛围里成长。要做好教师资源的动态分析,引导教师认真规划好职业生涯,为自己的专业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五、构建良好的人才激励制度,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学校要重视强化教师的激励因素。改善了激励因素,就能让教师产生满意感,使得教师工作更加努力,工作更有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激励,都有争取达到目标的强烈愿望,有力求超过别人取得优势地位的向往。法国管理理论代表人亨利·法约尔提出:“激励是管理的核心机制”。因此,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是学校进行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学校激发人才积极性、挖掘人才潜能的主要途径。作为学校管理者,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满足教职工的发展需求,在“以人为本、公正公平”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制度,才能促使教师精力充沛,潜能得到发挥,创造力得到增强,获得较好的工作成就。

总之,中学的管理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作为学校管理者,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研究,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保障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浩生关于加强和改善普通高中管理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2]龚雄飞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管理模式的变革[J].新课程(综合版),2007,(08)。

[3]范秋明高中新课改对高中学校管理的新挑战[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2007,(09)。

[4]任静论普通高中管理的创新[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5]李双科研兴校人本管理打造高质量名校——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中管理面面观[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