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粘膜屏障功能修复在烧伤治疗中的地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胃肠粘膜屏障功能修复在烧伤治疗中的地位

陈丽萍

陈丽萍(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普外科661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胃肠粘膜屏障功能修复在烧伤治疗中的地位,为临床诊治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阐述胃肠道黏膜屏障的构成,以及烧伤患者屏障功能损伤的机制,进而分析胃肠粘膜屏障功能修复的方法以及意义。结果胃肠粘膜屏障功能依赖于完整的解剖结构、正常的菌群生存以及健全的免疫功能。三者间任一条件受损,胃肠粘膜屏障即失去功能,进而出现细菌移位、腹腔感染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灯,给烧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蒙上阴影。结论严重烧伤患者需充分重视胃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恢复,需及时纠正隐性休克,早期需予以肠道营养支持、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清除氧自由基治疗,同时,L-谷氨酰胺、蒙脱石散等药物在肠道粘膜屏障保护中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烧伤胃肠粘膜屏障功能修复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258-01

严重烧伤患者有效血容量急剧下降,胃肠道粘膜缺血缺氧继发损害,再次基础上出现的粘膜屏障功能损伤,是导致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MODS的原因之一,严重危险患者生命和预后。近年来随着对胃肠道粘膜屏障的研究日益深入,其功能组成、损伤原因以及防治方法均有一定进展。作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胃肠粘膜屏障功能修复在烧伤治疗中的地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胃肠道粘膜屏障的功能组成

胃肠道除了消化吸收功能外,还是分割机体内外环境,抵御细菌侵犯和毒素侵袭的重要屏障。胃肠粘膜屏障功能依赖于完整的解剖结构、正常的菌群生存以及健全的免疫功能[1]。三者间任一条件受损,胃肠粘膜屏障即失去功能,进而出现细菌移位、腹腔感染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灯,给烧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蒙上阴影。其中胃肠道机械屏障由粘膜上皮细胞、细胞间紧密连接与菌膜构成,而免疫屏障由分泌型抗体(IgA)组成,另外,肠道细菌组成平衡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依存关系是肠道的生物屏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以及生物屏障是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缺一不可的组成成分。

1.1烧伤患者胃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的原因以及危害

烧伤患者肠黏膜内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下降,主要与早期大量渗出以及应激状态下内脏血管收缩有关。肠黏膜对缺血缺氧代偿主要依赖与侧枝循环的建立,但急性缺血缺氧所造成的肠黏膜缺血坏死短时间内无良好代偿机制。另外,细胞因子(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等亦是参与缺血损伤的重要介质。同时,与心肌、骨骼肌类似,胃肠道平滑肌以及上皮组织在血流恢复灌注后可形成大量自由基,进而引起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变性。

1.2烧伤患者胃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的修复

烧伤患者胃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与缺血、细胞因子以及缺血再灌注和感染等多种因素有股,故临床上粘膜屏障功能的恢复不应该单一化。除了需及时纠正隐性休克外,早期需予以肠道营养支持、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清除氧自由基治疗,同时,L-谷氨酰胺、蒙脱石散等药物在肠道粘膜屏障保护中有一定价值。

1.2.1及早纠正隐性休克

烧伤患者早期休克即休克代偿期内,内脏器官尤其是胃肠道粘膜内血管收缩代偿机制激活,即可出现缺血改变。故需及早进行预警治疗,即监测并及早发现隐性休克,予以扩容、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持续修复,并确保胃内Ph值升高的4.0以上[2]。

1.2.2清楚氧自由基以及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道粘膜层内黄嘌呤氧化酶诱导释放血管活性剂,进而导致再灌注损害,并产生氧自由基损害肠黏膜。如王少龙[3]等人通过自拟清楚氧自由基液,将其与补液纠正休克治疗同步治疗,探讨其临床价值后发现,治疗组患者胃内Ph值明显下降,且粘膜内血容量明显提升,细菌移位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效果显著。

1.2.3及早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对于肠功能恢复者,及早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促进胃肠粘膜屏障功能修复,降低粘膜损伤的观念已得到大部分学者的认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于促进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的释放和粘膜内淋巴细胞的聚集有重要价值,同时有助于细菌菌群平衡的维持,故是修复免疫和生物屏障的良好途径。

1.3药物和营养物质的修复作用

通过查阅文献和多年临床经验积累发现,L-谷氨酰胺、蒙脱石散、肠内营养制剂等药物在肠道粘膜屏障保护中有一定价值。如谷氨酰胺是肠道粘膜细胞能量代谢和功能维持的主要物质,是对于缺血缺氧的粘膜提供能量补给的重要途径。而蒙脱石散能吸附、固定和抑制肠道内细菌和毒素发挥生物功能,且覆盖受损粘膜,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代机械屏障。

综上所述,重度烧伤患者的良好预后离不开胃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修复,能显著降低继发性感染和全身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同仁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彭曦,汪仕良,王凤君,等.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粘膜损伤和修复的影响[J].中华烧伤杂志,2000,16(04):318-319

[2]尤忠义,王凤君,汪仕良,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组织中的谷氨酸、谷氨酰胺[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15(11):254-256

[3]王少龙,汪仕良,黎鳌等.早期肠道营养对烧伤后肠道功能的维护.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7,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