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1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效率

◆郭萍

◆郭萍贵州省赫章县第二中学553200

摘要:对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复习课要注重例题选取的代表性;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变式训练;注重开放性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总复习素质教育效率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效率,这是一个老话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考试改革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教育部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中考命题“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这样,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效率,成为众多数学教师努力探索研究的问题。本人结合几年来初三教学体会,谈谈初三总复习的一些看法——注重例题选取的代表性;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变式训练,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开放探索,培养创新能力。下面具体地说说如何贯彻以上的“四注重”。

一、注重例题选取的代表性

在总复习阶段的课题教学中,例题教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例题的示范来使学生学会怎样应用,深化所学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掌握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为此总复习阶段应注重例题的代表性,正如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挖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象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强化或减弱题设条件,问题可向一般化拓展。很多中考或竞赛试题均是它的变式命题。在复习中选好并讲好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能达到分析一题进而掌握一类问题的分析方法,这样才能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提高总复习的效率。

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仍然注重“双基”的考查,命题几乎覆盖了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及其图像、三角形、圆、解三角形的主要知识点,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运用能力。此外,试卷中设计了各种不同的应用题,用来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们在课前应不厌其烦地认真学习大钢,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对初中数学各教学内容应了如指掌,明确初中数学所有的基础知识,以及应培养的基本技能,对每个知识点应达到的层次目标是了解、理解掌握,还是灵活应用,做到心中有数。

三、注重变式训练,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变式训练可深可浅,它可以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探究余地,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例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25km,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2km,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3km。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两车相遇?快车先开20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解:设两车行驶了x小时相遇,由题意得:

2x+3x=25

解得:x=5

5小时两车相遇,由题意得:变式对题加问:快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解略:

变式把原题改为工程问题的应用题:甲、乙两工人合作加工一种零件25个,甲每小时加工2个,乙每小时加工3个。两人合作一起加工零件,需要多少小时完成?若乙先加20工分钟,然后甲加入一起加工这批零件,甲加工多少小时可把这批零件加工完成?解答完全同上题解答。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些典型的问题,在学生已掌握其解题思路、方法后,还应有目的地研究问题的变式,这样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对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加强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四、注重开放性问题的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开放性问题是考查考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公认的。在近几年的中考卷也反映出来了。

归纳与猜想是新课标中的热门考点之一,是初中数学改革发展的方向,这方面的题型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教本中频频出现,所以教学中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应是教学中的重点,强化这一重点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归纳与猜想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开放的题型和种类是很多的,出现最早,当前用得最多的是存在型问题,它属于结论开放,此外还有条件开放,探索规律型开放(新教材的重点),方案设计,作图开放等等,在考试的综合题中时有出现,值得在总复习阶段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中考前总复习阶段,注重以上几点,可使教师教得“活”一点,学生学得“活”一点,领悟“深”一点,进而使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启迪,在知识上得到教益,在能力上得到增强,课堂效率得到提高,这应当成为我们教学不断追求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