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内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产房内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

丁李梅李勤梅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23800)

【摘要】目的:探讨产房内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4月住院阴道分娩,随机抽取120例产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60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针早期护理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尿潴留的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房内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产妇尽早排尿,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预防产后尿潴留,减少产褥病率减轻产妇痛苦。

【关键词】护理干预;产妇;助产人员;产后尿潴留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318-02

作为临床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的产后尿潴留,其发生是因为膀胱处于过度充盈的状态,妨碍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功能,增加了阴道的出血量,进而导致大出血的发生,严重危害产妇的生命健康。此外,本病也是导致产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既加重了患者的生理痛苦,也影响了产妇的心理情绪,进而妨碍了正常的乳汁分泌功能,对母乳喂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产妇的护理过程中,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不仅有利于产妇的后续恢复,也有利于产科护理质量的提升。为此,本研究旨在在产妇的产后恢复过程中,应用早期、心理护理预防产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为临床产科治疗奠定基础,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随机抽取12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年龄:以19岁为最小,以40岁为患者的最大年龄,以(32.12±6.76)岁为平均年龄;孕周:以32周为最短,以42周为患者的最大孕期。所有产妇无任何内外科疾病、妊娠合并症,具有正常的理解和沟通能力。对比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如孕期保健健康宣教。

观察组:早期护理、个体化心理护理。

1.2.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每一位入院患者,提供患者较好的休息环境,以积极、耐心的态度叮嘱患者各项注意事项,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的桥梁。此外,由于患者的居住环境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现象,所以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2.2产前健康宣教

自产妇从临产时起直至分娩结束,需要助产士陪伴较长一段时间,可以近距离、有效地进行一对一的健康宣教。告知产妇分娩的生理过程的流程和相关知识。为产妇讲解分娩后排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尿潴留的风险性。告知产妇作为侵入性操作的导尿管的插入过程,不仅加重了产妇的经济负担,同时为产妇的身体也带了诸多的不适,如泌尿系统感染。

1.2.2产程过程干预

产妇在临产之际,应鼓励产妇多下床活动,行自由体位,勤小便,以避免尿潴留的发生,同时为下降胎头和加速产程的进展奠定了基础。对于临产的产妇,鼓励下床活动,采取自由体位,督促其勤解小便,不仅能预防尿储留,也有利于促进胎头下降和产程的快速完成。对于胎膜早破的产妇,因不适于下床活动,故指导产妇练习便器的使用,保证产妇的联系环境的隐秘性,使其在床上小便。如产妇所怀胎儿的头部已经固定,则建议产妇下床小便,然后予以相应的胎心监测。

1.2.3产时护理干预

严密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在第二产生,知道产妇如何使用正确的腹压,如屈曲大腿法,以加速第二产程的完成,进而避免了过长的产程引发的胎儿先露,膀胱壁受到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引发充血水肿,最终导致尿潴留的发生。

1.2.4产后护理干预

(1)待产妇分娩结束后,对产妇予以2h的密切观察,仔细观察产妇的出血量、膀胱的充盈状态,并为产妇讲解排空膀胱的重要性,以消除产妇的负性情绪。同时,告知产妇尿潴留可能引发的相关症状,一旦引发尿潴留,会收缩子宫,进而引发产后出血。此外,护理人员应多倾听、多巡逻,多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多检查子宫底的高度。建议产妇尽量忍痛排尿,以避免产妇发生尿潴留。(2)在产后2h内,建议产妇多饮食水,如高营养的流质饮食,不仅将产妇消耗的体力最大程度的补充回来,同时保证膀胱的充盈程度,增加其对尿液的感受器敏感性,引发尿发射并排尿[2]。(3)对于害怕伤口疼痛或者排尿影响伤口愈合的产妇,给予鼓励,尤其对会阴切口疼痛或担心切口裂开者,要详细向产妇解释会阴及尿道解剖位置,使其进一步认识到排尿不会影响会阴切口且能促进子宫收缩的好处,减少产后出血等,并解释排空膀胱的重要性。(4)产后2小时产妇即将离开产房时,为患者提供隐蔽的环境和充足的时间,消除产妇的负性情绪,使其保证自我放松的心态。在临床的护理过程中,暗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由于助产士需要长时间的陪伴产妇,使产妇充分了解分娩的过程,知道伤口的实际情况,为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增强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助产士陪伴产妇有利于产妇完成床上小便。(5)对于会阴无撕裂伤或者存在较小裂伤的产妇,均应建议其下床小便。对于因下床体位的改变而增加阴道出血量的情况下,应为产妇耐心讲解,消除产妇的负性情绪,保证排尿的顺利进行。如产妇消耗了较大的体力,分娩的过程较长,会增加会阴的伤口,应协助产妇在床上进行蹲式的小便方式扶起产妇,在床上蹲式小便。如产妇自觉尿意,但难以排出的,则用温度适宜的热毛巾敷于膀胱区域,增强腹肌的收缩能力和腹内压,进而顺利完成排尿[4]。(6)术后与责任护士交接时,应格外强调产妇的宫缩能力,是否已排出小便,并强化产妇的排尿意识,为后续的顺利排尿奠定基础。如产妇在术后2h内未成功排尿,则应注重对产妇鼓励和称赞,增强对产妇的心理按时,播放流水声或热敷等,以加速排尿。

2.结果

2.1于233网校论文中心。见表。

表显示,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产后2h排尿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讨论

产后尿潴留:即产后6小时内未成功排尿或是排尿不畅以致残留尿液[5]。常见原因:(1)心理过度紧张,担心排尿对伤口的愈合和感染产生影响;(2)会阴伤口产生一定的疼痛,又可反射性抑制排尿的动作,致尿道括约肌发生痉挛,进而妨碍正常的排尿;(3)改变了原有的排尿体位,产妇不习惯在床上进行排便;(4)产程过长,压迫胎头,进而导致旁观正常生理功能的失衡,排尿过程受阻,尿道粘膜水肿,且膀胱三角区受累,进而导致急性尿潴留的发生;(5)产后未完全消退分娩疼痛,因此具有一定的恐惧感,导致不敢排尿;(6)分娩时,产妇消耗大量的体液,而产后未能及时补充消耗的体液;(7)产妇不满意胎儿的性别,进而产妇的情绪低落,态度消极,不配合医护人员的督促排尿操作。

尿潴留是分娩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产妇的健康极为不利,而且延长了产妇的住院日,增加了患者的费用,严重者甚至还可导致膀胱破裂或产后大出血等,影响产妇身心健康。而早期督促、指导和帮助产妇排尿,尽早恢复膀胱功能,是防止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关键[6]。

总之通过有效的护理行为干预,在产房内助产人员产前进行宣教、督导和帮助产妇排尿,产后针对实际情况,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督导协助产妇排尿,防止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减少产褥病率,减少产妇产后的痛苦,提高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志勤.产后尿潴留并产后大出血1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17(6):363

[2]黄国香.早期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尿潴留影响的研究.

[3]张秀月.产后尿潴留43例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0中第2卷29期.

[4]朱华威.产后尿潴留32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2,33(15):3345-3346

[5]高玉民,张新艳.产后尿潴留的病因诊治及预防[J].人民军医,2011,44(11):51-52。

[6]郭亚珍.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2012,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