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和平区280例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沈阳市和平区280例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王凌霄

王凌霄(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妇幼保健所110005)

【摘要】目的分析和平区2001-2010年280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方法对2001-2010年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生缺陷是和平区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其次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结论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尤其是一二级预防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定期产前检查,提高产前检查及产科质量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围产儿死亡率死亡分析

围产儿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该地区围产保健质量的敏感指标。现对沈阳市和平区2000年10月—2010年9月发生的280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围产儿死亡原因,提出有效预防措施,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2000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沈阳市和平区各围产保健地段上报的围产儿死亡报告卡;沈阳市各助产单位上报的围产儿死亡报告卡

1.2方法:对报告卡进行核实、追踪、补漏及汇总

1.3相关定义:围产儿死亡采用WTO推荐的围生期I诊断标准,即从妊娠满28周(或胎儿体重≥1000克或身长≥35厘米)至产后1周死亡的胎儿和新生儿;死胎定义采用WTO标准,即指妊娠产物在从母体完全排出之前即已死亡,没有任何生命征象如心跳、脐动脉搏动和随意肌运动,包括产前死亡和产时死亡,也就是原来定义的死胎和死产。死因分类按照疾病分类(ICD10)标准[1]。

2结果

2.1围产儿死亡率见表1

表1围产儿死亡率

10年来,和平区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9.31‰,较为稳定。

2.2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见表2

表2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前六位)及构成比

出生缺陷是和平区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占围产儿死亡的45.36%,其次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占围产儿死亡的11.43%。

2.3死胎主要原因分析见表3

表3死胎主要原因顺位(前四位)

出生缺陷是造成死胎的主要原因,据统计95例因出生缺陷引起的死胎中,有87例为产前发现并引产,8例产后确诊。

2.4早期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见表4

表4早期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顺位(前三位)

出生缺陷及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早期新生儿死亡的35.96%,其次是新生儿窒息。

3讨论

沈阳市和平区围产儿死亡原因中,出生缺陷占首位。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4%以上,处于较高水平,出生缺陷不仅是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也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痛苦和沉重负担[2]。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尤其是一二级预防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目前和平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已开展6年,2012年又推出新的服务模式,建立了集婚姻登记、免费婚检二位一体的“一站式”免费婚检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宣传与规范管理有效发挥了预防出生缺陷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公共卫生均等化契机,积极筹备免费孕前检查,以进一步规范孕前咨询和孕前、孕早期医疗保健服务。二级预防方面利用和平区中心城区及医疗院所集中的优势依托“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网络,提高产前筛查服务覆盖率和产前诊断水平,目前全区孕妇接受产前筛查率达到100%,产前诊断率达80%以上。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为下生殖道及泌尿道感染、多胎妊娠和各种产科合并症并发症等。定期产前检查,提高产前检查质量,指导孕期卫生,切实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预防胎膜早破及亚临床感染是防止早产的有效措施。新生儿窒息也是造成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做好产时保健,积极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技术培训,加强产儿科合作,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的有效措施[3]。

脐带因素主要包括脐带绕颈、脐带扭转、脐带脱垂、脐带过短等。脐带因素产前不能有效预防,胎动计数是目前最简易且行之有效的自我监护手段之一。围产保健地段医生及孕妇学校应常规开展胎动计数宣教,指导孕妇做好胎动监护,发现胎动异常及时就诊,争取抢救时期。同时对超声检查提示有脐带绕颈的产妇,在产程中密切监护,及时处理,提高胎婴儿存活率。

死亡原因不明占围产儿死亡5%,多发生于死胎。尸体解剖是明确诊断死亡原因的有效方法。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及解释工作,动员患儿家属主动接受尸检,同时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减免检查费用,以明确死因,指导今后工作。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主编.中国妇产科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93.

[2]廖予妹,耿正慧.妊娠前遗传咨询与出生缺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2):85.

[3]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