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探讨

聂祚佳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003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方法:根据我院手术专科的配置,结合我科护理人力资源结构情况,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分层级、分专科小组培训,并对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各级护士培训前后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手术基础知识,临床医生及护士自身满意度等。结果:经过培训后护士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医生对护士以及护士自身工作满意率分别达100%和98%,从而形成激励机制。工作氛围好、工作压力减轻,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行分层级、分专科小组培养,使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及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为医院外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外科手术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各种高、精、尖手术的开展,仪器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业务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何提高现有护理人员素质、更好的配合外科手术,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研究针对我院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临床医生及护士对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建议,为日后更完善、更科学的制定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提供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2015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所有纳入护士均参加了培训期间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所有人员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共纳入手术室护士90名,平均年龄30±2岁,职称:副主任护师12人(13%),主管护师23人(26%),护师25人(28%),护士30人(33%)。

1.2方法

1.2.1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

1.2.1.1分层级培训在年资、职称的基础上,我院手术室护士分为N0~N4五个层级[2],N0级为新毕业或新调入手术室1年内的护士,将护士、护师、主管护师、高级护师分别定义为N1、N2、N3、N4级护士。为使N0级护士更好、更快的进入工作角色,胜任本职工作,我院制定了详细、规范的培训手册,着重加强岗前培训、基础理论、基本操作、专科常见手术配合的培训。由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术熟练规范的高年资老师一对一的跟班带教,并及时考核记录。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才能晋升为N1级。N1、N2、N3、N4级护士的培训方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制定,根据自己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选择培训的侧重点,由教学护士长、教学组长及专科组长设计1年的培训大纲,每年1次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制定每项内容的培训人员名单,定期组织培训及考核。N1、N2级护士需参加完所有的培训项目学习并考核合格后,才能选择侧重点学习。附调查表1

1.2.1.2分专科小组培训根据医院手术专科设置情况分胸心外、神外、眼科、骨科、口腔科、普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烧伤科9个专科小组,按专科小组进行培训。N0级护士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所有专科组的常见手术的学习,N1级护士3月一次专科组轮转,3个月内除急诊手术配合外,全部参与专科组手术。N2级护士半年一次专科组轮转。N3级、N4级护士相对固定专科组。由护士长指导,专科组长根据各专科特点拟定培训内容,包括专科组基础理论、基础解剖知识及专科组常规手术、高难度手术配合要点、专科组医生习惯和器械台摆放要求、体位摆放技巧、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与保养。每进行一次专科组成员的调整,专科组长第一时间组织本组成员培训并及时考核。

1.2.1.3多种教学培训方式的运用每周二晨间理论知识培训,全科人员提前半小时上班参加学习。由护士长拟定出一年的授课安排表,由专科组长或理论基础扎实的护师及以上级别人员授课。每周四晨间由设备管理老师进行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知识的培训。每周五晨间提问,提问范围为上周二的讲课内容。

1.2.2继续教育专科护士积极参加护理差错分析、疑难病例讨论、个案护理查房的学习。由护理部及护士长每年有计划的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国内、省内的各种学术活动及精品讲座。

1.3效果评价培训结束后,对所有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手术基础知识等方面进行考核。随机选取50名外科医生和40名手术室护士对培训前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录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自身前后的配对t检验,当P值<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前后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对比培训后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有明显提升,与培训前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3.1分层级、分专科小组培训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及人文素养整体提升表2显示分层级、分专科组培训后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有明显提升,学习积极性增强,学术科研水平提高,应急能力增强。由于手术操作更熟练、与医生配合更默契,所以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外科手术,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减轻了工作压力,医生及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提高。

3.2专科分组培训便于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传统手术室护士一专多能、全而不精的角色功能已不能满足专科化发展的需求[3]。因此我院按不同专科特点,针对每个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专科分组,每组设组长一名,组员7-8名,专科组按组员自愿选择和组长选拔相结合的原则配备组员。在护士长的指导下,专科组长积极组织专科的理论、操作培训,及时考核。组员积极配合组长进行回顾性护理查房、会诊、讲课,解决了临床疑难、复杂问题。专科组分组培训使学习兴趣更浓厚,团队的凝聚力更强,合理利用了人力资源。

3.3专人培训仪器设备,有利于仪器的操作与维护手术器械性能直接关系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健康[4]。仪器设备的定期培训,使仪器操作更规范、熟练,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缩短了手术时间。

3.4专科护士的合理使用使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和锻炼与专科组医生及病房护士及时沟通交流,收集信息与意见,提高了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更能从专科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运用高水平的护理知识、技术为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其权威地位逐渐得到认可[5]。手术室护士已逐渐成长为护理骨干活跃在临床一线。

4结论

手术室是外科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场所,职业风险高、专科性强。专科护士培训是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专科培训非常有必要[6]。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应从工作性质和环境出发,在重视培养专科护士素质的前提下,了解其能力水平并加以层级划分及专科分组,制定有效、科学、规范的培训模式,是手术室专科护士持续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唐佳,甘秀妮,李冬雪,周超辉.系统型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护理进修杂志,2015,12:1089—1091.

[2]周良凤.专科医院手术室护士分层培训模式探讨[J].全科护理,2015,16:1548-1549

[3]赵瑞华.手术室骨科护理专家和专科护士的设置及培训[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08):66-67

[4]陈琳.常用手术器械的维护保养[J].医疗装备,2015,28,(17):66

[5]张振路,史瑞芬,郑志惠,刘银燕.广东省三级医院专科护士培养及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2):840-841

[6]王曾妍,高兴莲,杨英,吴荷玉等。一站式分层培训与考核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