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李佩

(襄阳华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湖北襄阳441000)

摘要:招投标工作和许多其他工作一样,随着工作的深入,必然将会暴露出一些弊端。因此要想继续保持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就需要对于目前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的发现、及时的总结、及时的改进。同时还要继续加强政府的监管,监理一个更加合理、更加规范的市场。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招投标工作的质量,从而确保整个建设工程投资控制以及质量的控制。本文对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对策

前言

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建筑市场的开放程度也随之提高。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低计划经济留下的影响,将市场竞争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是我们应严肃思考的问题。建筑工程的招投标也是一项在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工作,并且已经逐步的法制化、正规化。我们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为人民负责的目的,提高竞标和工程质量,来树立我国的建筑行业自身的良好的形象,促进自身更好发展。

1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招标管理认识不足,招标准备不充分

目前,在很多建筑企业都存在重施工轻管理的现象,企业及施工项目的主要管理者都是技术岗位和技术管理出身,注重成本、质量和工期,但对项目的具体管理不甚了解。部分建筑企业管理者不重视对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工作,没有对招投标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学习,企业内部也没有招投标管理的专业人才。另外,很多企业虽然对项目的工期管理很成熟,但对招标管理很少预留足够的时间,直接就导致了招标准备不足,对工程量不准确、工程项目特征描述不完整。

1.2部分招标过程中串标、围标、陪标的现象严重

科学合理的招投标管理可以为建筑企业寻找最恰当的施工单位,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成本的最低化。但在实际的建筑企业招投标过程中,部分建筑细分市场及地区串标、围标,以及陪标的现象严重,很多不具备资质的施工方通过挂靠的或者转包的方式间接地中标,还有一些企业在投标的过程中相互串通,直接导致最终报价过高,严重地损害了建筑企业的利益,使得招标过程失去了意义,也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1.3评标过程不合理,评标方法不恰当

严谨的评标过程,以及科学合理的评标方法是建筑企业招投标管理的关键所在。但目前部分建筑企业的评标过程不合理,将资质审查、投标报价制作规范性与商务标书和技术标准同步审查,很可能导致最终的中标方不具备投标资质或者报价文件不规范,需要废标。另外,部分建筑企业的评标方法也不尽科学,没有合理地安排商务、技术,以及报价所占总分的比重,评标专家的构成也不合理。

1.4招标完成后没有与中标方有效沟通

完整的招标管理过程不仅包括招标的准备、评标两个阶段,还应该包括评标之后与中标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但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都简单地认为在评标之后与中标方签订了相关的合同之后就意味着整个招标过程的结束,没有就整个工程与中标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合作双方信息不畅通,一方面会增加中标方的成本,另一方面甚至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成本和工期。

2提高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有效对策

2.1进一步健全法制建设

建设工程招投标引入的是市场竞争机制,必须在公平、公开、公正、合理有序的前提下进行。《招标投标法》及其他相关法规、规章制度就是招投标活动的具体规范。加强招投标法规的宣传,教育招投标双方及中介组织、行政监督机关工作人员自觉学法、用法、守法,建立道德防线,使得各相关利益者不敢违法。各地方政府对当地具体的实施法规政策也应把关严格,不仅防止出现与基本法冲突的地方,有些流程基本法未有具体规范的,也应监管到位,防止“擦边球”现象的出现。随着《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及配套制度的建立,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建筑工程市场已有较大改观。

2.2不断的完善招投标制度

综合上述的各种原因,说明招投标工作还有许多漏洞,随着人们对于招投标法解读的越来越深刻,施工企业往往走在招投标法的边缘,钻空子。因此,以后要继续健全法制,及时的修补漏洞。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参与进来,配备高素质、业务强的人员负责此工作,并且及时把握好在招投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并把这些需要完善和解决的漏洞和问题向上汇报,以便于上级部门能够及时的掌握,及时的修改招投标法规和制度。

2.3加强招标文件审查

招标文件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内容应全面,科学、且有针对性。招标文件的审查重点审查工程招标范围、计价方式、计价原则、结算办法、评分办法、拦标价上限的设定是否合理等内容,针对该工程的具体特点,对不适用的一些结算办法、评分办法、不合理的拦标价上下限作适当调整,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

2.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善评标制度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评标,不但能够显著提高评标速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避免恶意评标行为、杜绝腐败问题。另外,通过网络在线管理方式,还能够充分发挥网络的既有优势,通过为评标专家提供有利的条件,便于进行暗标评审。通过将投标文件顺序打乱、随机编号等方式提高评标的公平性。最后,还应该对评标制度进行完善,努力健全评标细则,对评标行为进行规范,促进招投标事业健康发展。

2.5注重过程控制,强化监督

针对整个招投标工作的各项流程,应该对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对整个招投标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杜绝其中可能存在的违法操作行为及现象。所以,要求招标工作的相关公告发布、投标单位资格审查、开标和中标结果的宣布都需要公开进行。同时,还应该尽量从多个渠道来发布招标信息,达到扩大投标企业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以及监督权的目的,最终实现招投标工作公开、公正。

监督工作需要以招投标的全周期为对象,通过将各个监督环节的监督责任落实到个人的方式来提高对弄虚作假、抬标、串标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同时,要对整个招投标活动进行全过程备案,并要求所有工程项目都实施终身负责制,确保有案底可查。另外,要保证监督工作具有充分的独立性,确保监督人员处于建设单位之外,不能与之存在任何的隶属关系。

2.6完善评标的各项准则,加强责任追究

将对竞标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都设立明确的准则,尤其重视竞标的开始阶段,防止出现招标人投机取巧或是内定情况的出现。对参与评标的专家学者,要进行严格管理,随机抽取,并对每个人的评标过程进行完整记录,出现状况时进行责任追究。对参与评标的人员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社会和人们的负责意识。在竞标人方面,要建立诚信记录,对出现违法违规的企业严肃处理,在行业内和社会上进行通报批评,并对其再次进行竞标时进行一定的限制,增强竞标人的法律和道德素质。

3前言

总之,实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既是一项“阳光工程”,又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一项举措。实践证明,招投标制度是比较成熟而且科学合理的工程承发包方式,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的最佳办法。我们应当勇敢的面对问题,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推动建设工程招投标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宫夏玲.完善建筑工程招标管理的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225.

[2]潘洪.工程招投标中的不平衡报价及应对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236.

[3]杨亦辉.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江西建材,2014,1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