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困难所在及解决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困难所在及解决策略

张琦

安徽省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233400

【摘要】河道是城市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城市文明不断进步的关键,能够直接影响城市能否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河道污染问题越发严重,本课题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为城市河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河道整治;防洪

1引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化和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新时代背景下,健康稳定的水环境已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同时也是城市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我国政府非常关注城市河道治理,从功能、美观两个方面加深河道治理效果,使得城市水环境得到根本改善,防洪防汛系统逐步完善,水体自净能力也逐渐提升。但不少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保意识仍显不足,在河道整治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使得整治工作面临种种困难。

2现阶段城市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困难

2.1防洪防汛能力不强

我国城市河道体系中,不少河道存在着河堤较矮、堤身单薄等情况,难以满足防洪防汛需要。城区河道的防洪防汛能力不足,还体现在护岸工程欠缺、水土流失严重、汛期蓄洪能力弱等。

2.2水污染现象严重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造成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导致城市水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在影响民众生产生活的同时,也约束当地经济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在经济建设中,缺乏治污控污规划,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往往流于形式。由于废水污水收集系统存在缺陷,雨污分流难以实现,导致河道内营养物质汇集,水草繁茂,工业重金属在淤泥中不断沉淀,导致水体质量不断下降。

2.3淤泥规模巨大

城市河道是当地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城市河道的清淤工作开展缓慢,导致河道中淤泥规模不但增大,特别是下游河道内淤泥积淀,水流量明显较弱,此外部分城市由于船行、山泉冲击、洪涝灾害等原因,导致水土冲刷,使得淤泥规模进一步加剧。

2.4河道形态单一

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着明显的河道形态单一现象,不少城市为使得河道匹配道路交通,基于裁弯取直的原则,将自然形态的河道人为改变为直线形态,使得自然河道中原本存在的主流、支流、急流、缓流和浅滩等出现变化。同时在水利建设、河床横断过程中,过多采用梯形断面,使得河道水流流速单一,在破坏河流自然生态的同时,导致河道清淤能力、自净能力下降。

我国不少城市在河道整治过程中,过度关注河道两岸的硬化覆盖程度,在一味提升堤岸强度、提高防汛能力,对河道所具有的生态性并不注重,导致水域生态链遭到破坏,动植物多样性遭遇冲击。部分城市为保障防洪,持续加高河堤高度,堆砌混凝土和砖石,人为设置直立式护岸,无视生态平衡,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下降。

2.5有效水域面积减少

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出现违章建筑、废弃物堆放、污水废水排放等,但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控制,将导致河道断面遭到破坏、自然水流受阻、水质量下降等情况,进而使得有效水域面积减少,河道功能得不到全面发挥。部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片面注重其他基建设施完善,在房屋修葺、道路整修过程中,填埋河道、占用水域面积,忽视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堆放,使得城市河道变窄、水域面积减少。

2.6护岸技术有待提高

我国在河流护岸工程中存在着粗放式管理的问题,水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建设得不到有效重视,城市河道护岸工作对河道面积、水流速度、蓄洪能力、水土流失情况、淤泥规模、冲刷严重性和水体自净能力并不了解,仅通过砖石堆砌、混凝土浇筑、土块或土工袋摆放等传统方式进行护岸,不光起不到良好效果,也影响河道美观。

3城市河道整治改善策略

3.1突出规划合理性

城市河道整治所出现的种种困难,与缺乏具有合理性的规划息息相关,政府部门应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组织策划,转变传统的河道整治观念,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统筹规划,兼容并蓄,协调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通过加强横向沟通,使得河道整治工作具有前瞻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当地水资源利用程度,进而获取最大化综合效应,为城市竞争力提高带来积极影响。

3.2加强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

城市河道整治属于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第三方组织和城市居民的共同参与,因此政府部门应全面发挥牵头作用,通过电视广播、海报横幅、网络媒体等方式,加强河道整治重要性宣传,使得社会各界能够理解、支持、参与河道整治工作,尤其是对河道周边的企业、居民加强教育,营造爱护水、保护水的良好氛围。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编制环保教材、宣传手册等方式,对城市民众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和引导,鼓励民众从我做起、主动参与河道整治工作。监管执法部分对于企业偷排污水、私自填堵河道等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通过提升企业违法成本,震慑无良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各职能部门应加强信息沟通,严格落实企业审批制,提高准入门槛,确保河道水域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3.3推进截污工程

城市河道整治离不开水污染源控制,截污工程能够有效避免水体污染,应加大投入,推进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截流,引入雨污分流技术,将污水一律排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降低具有污染性的水流流入城市河道中。对于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等截污工程开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可在局部范围内加深污水处理力度,对污染水源进行初步控制。

3.4开展生态整治工作

(1)种植有益生态植物

城市河道往往由于生活污水富集,导致营养化严重、河道发黑发臭,因此可以在这些河道中种植大藻、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形成良性生态浮导,有效吸收富养营养,改善水体自净能力。有益生态植物的种植,还可以逐步改善水域生态多样性,使得更多鱼虾生存力提高,进一步加强除黑除臭能力。此外在浅滩区域种植水葱、芦苇等,不仅能够形成植物群落,也可以有效吸收淤泥养分和固定水土,使得河道防洪防汛能力得到增强。

打造生态护岸

目前城市河道护岸所主要采用的混凝土护岸和浆石护岸,使得水流自然流动、生物交换遭到隔断,当地生态环境因此也受到影响,在自然状态下所形成的生物多样性循环和资源共享也陷入困境,导致河道自净能力下降、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生态护岸可以通过打杉木桩、摆设透水砖、打造植物护岸的方式,保障地下水通道完善性,使得河流生态平衡不被破坏,为可持续护岸工作夯实基础。

关注河流自然形态

在城市建设中,不少自然形态的河流被人为改到为直线形态,但实践证明,弯曲水流更容易保障水体自净能力,使得水生态环境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关注河道自然形态,可弯可直、可宽可窄,浅滩、深潭均可存在,水流速度也可缓可急,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也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帮助。

4结语

总体而言,城市河道整治属于综合性、系统性、时代性工程,在整治过程中需要多部门、多学科技术参与,横向沟通要求高、交叉作业多、涉及面广,这使得城市河道治理容易出现多种困难。城市河道整治在实践过程中应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深入探索问题所在,突出规划合理性、加强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推进截污工程和开展生态整治工作,使得城市河道整治获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朱晓丽.浅析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J].浙江水利设计,2005-04-28

李凤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研究[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6-03-22

蔡磊.河道治理工程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J].中国水利.2016-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