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波谱成像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磁共振波谱成像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朱小军杨双福黄香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前列腺癌及4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分别采用MRS、DCEMRI、MRS+DCEMRI进行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与前列腺增生诊断相比,MRS及DCE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MRS+DCEMRI联合诊断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40/40),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符合率为97.5%(39/40)。结论:MRS与DCEMRI均是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联合检查可减少临床漏诊、误诊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波谱分析;磁共振成像;诊断

前列腺癌在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大多数患者早期筛查意识不足,加上缺乏典型症状,就诊时疾病多为中晚期,临床已无法予以手术根治[1]。所以,早期检出前列腺病变乃至前列腺癌并明确诊断,是指导临床治疗、保证预后的关键。我们观察分析了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间的40例前列腺增生症及40例前列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2.6±3.6)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本次所用仪器为simensAVANTO磁共振检测仪,对前列腺实施常规扫查,然后分别开展MRS及DCEMRI扫查。MRS为PRESS序列,对整个前列腺进行扫查后对冠状面、矢状面以及横轴位进行定位扫查,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磁共振波谱曲线,生成Cit、Cr以及Cho等前列腺代谢产物波谱图,最终计算(Ch0+Cr)/Cit比值;DCEMRI扫描结束后人工选取感兴趣区域,采用自带软件分析得出病灶SI-T曲线。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皮尔斯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RS诊断结果提示37例前列腺癌患者(Ch0+Cr)/Cit比值>0.99,3例比值<0.99,诊断符合率为92.5%;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Ch0+Cr)/Cit比值>0.99,10例比值<0.99,对前列腺增生诊断符合率为75.0%。

DCEMRI诊断结果提示2例前列腺癌患者成像为I~II型曲线,38例成像为III型曲线,诊断符合率为95.0%;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成像为I~II型曲线,9例成像为III型曲线,对前列腺增生诊断符合率为77.5%。

与前列腺增生诊断相比,MRS及DCE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MRS+DCEMRI联合诊断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40/40),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符合率为97.5%(39/40),见表1。

3讨论

磁共振扫描技术有着多样化的信号特点,对病灶在不同层面上的分布情况有精确反映,同时也可对病变情况和具体位置做出准确定位与评估,对前列腺病变临床诊断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2~3]。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磁共振图像处理水平随之提高,信噪比以及分辨率得到优化,这对临床疾病诊断敏感性与符合率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MRS可分析Cit、Cr以及Cho等前列腺代谢产物浓度波动,从而评估活体组织生化以及代谢状况。作为一项无创手段,MRS对临床早期诊断前列腺病变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DCEMRI生成的SI-T曲线对前列腺病灶血供特点做出量化直观反映,因为前列腺癌灶血管密度大于正常组织,血供也更为丰富[4]。有报道称联合MRS与DCEMRI两种检测方法可提高诊断正确率[5],本次研究中MRS、DCEMRI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0%、77.5%,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5%、95.0%,数据差异显著(P<0.05);而MRS+DCEMRI联合诊断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则升高至100.0%,无1例漏诊或误诊。综上,MRS与DCEMRI均是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联合检查可减少临床漏诊、误诊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红生,陆海娟,张磊,钟惠琴,王省白.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联合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的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7,14(09):706-710.

[2]王海峰,高旭,王燕,施振凯,马春飞,董振阳,朱峰,孙颖浩.经会阴磁共振超声三维定位靶向前列腺穿刺技术对既往穿刺阴性患者的初步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6,37(11):1402-1405.

[3]王晓庆,王慕文.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并减少不必要穿刺及过度诊断的一项前瞻性研究[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7(04):63-64.

[4]方俊华,闵祥德,冯朝燕,彭莉,马扬之,叶章群,王良.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定量参数在前列腺外周带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5,6(02):136-140.

[5]张力,梁朝朝,周骏,闻慧琴,郝宗耀,施浩强,张贤生,魏鹏飞,陈先国,樊松,邰胜,徐凌凡.磁性纳米合金晶体在磁共振成像诊断前列腺癌中应用的初步实验研究[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4,6(02):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