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在幼儿园中开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礼仪教育在幼儿园中开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董杰

哈尔滨市哈达幼儿园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承载者,要把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起对育儿礼仪教育的重要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礼仪教育在幼儿园开展存在幼儿园教育观念存有偏差、幼儿园礼仪教育方法不当、幼儿园与家庭、社会教育不一致的问题,本文旨在提出改进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策略,更好地帮助幼儿园及其教师实施幼儿礼仪教育。

【关键词】礼仪教育;幼儿园;开展;问题;策略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幼儿礼仪教育对形成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能起积极的作用,并且礼仪蕴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时每刻,而且具有具体明了、简明易懂、操之易行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礼仪教育的开展在儿童期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性。

一、礼仪教育在幼儿园中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观念存有偏差

2012年9月关于学前教育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指南》中明确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2]幼儿园教育是属于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最关键的教育阶段。我们各个地区的幼儿园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特色,对幼儿进行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然而,很多幼儿园却存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严重的问题,这种教育倾向很多原因来自于幼儿园教育应试化,华中一在《论应试教育》一文中指出,应试教育是指以考试手段来甄别和选拔人才的教育方法。[3]由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应试教育的含义就是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考试这一最终目的,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教育思想渐渐的有高等教育、初等教育慢慢的蔓延至幼儿园的基础教育,现在很多知名小学入学时都要对幼儿进行考核,并调查报名幼儿的幼儿园,以考核的成绩评价幼儿园教育的好与坏,受这些观念的影响,许多幼儿园开始进行语文、数学的学习,更甚者有些私立幼儿园直接拿着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对幼儿进行知识灌输。这样就难免导致的结果是,老师更加注重幼儿成绩的高低,注重幼儿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及其他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幼儿园礼仪教育方法不当

作为幼儿教育的实施者,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做到以身作则。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重视其自身的榜样作用。因此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规范的关键在于教育者是否为幼儿做好礼仪行为习惯的榜样。可现实生活中却经常发生着这样的尴尬事情。你是否见过这样的情景:某日在幼儿园“小朋友午睡的时候不能说话,不能打扰到其他小朋友!而一位教师却在咨询另一名教师,下一周的教案书写的如何了……”某日在活动室“宝贝别看电视了,其他老师工作,有时间过来读会书,孩子这边关掉电视机来读书,另一边另一老师赶紧打开电视,声音很大的在查看着话剧”。幼儿礼仪教育的关键不在于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礼仪,而是要让孩子们把学到的礼仪教育运用到生活之中去。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丰富,所以他们常常会用成人的行为的对错来判断自己的行为。在良好礼仪行为的养成中具有强烈的从他性,如果我们成人能够给幼儿树立一个好的礼仪行为榜样,那么对幼儿的礼仪行为养成将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幼儿园与家庭、社会教育不一致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不一致,这在很大程度阻碍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家里,家长溺爱孩子,当孩子偶然不懂礼貌时,家长就会严厉责骂孩子,这样就会严重挫伤幼儿的自尊心,会让孩子觉得难堪,甚至时间长会让幼儿对学习礼仪失去兴趣。而幼儿园虽然知道如何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可是对家长们存在的行为却无能为力。使得幼儿园与家庭礼仪教育不一致。不仅是幼儿园与家庭存在着不一致,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冲击着幼儿园的礼仪教育。

二.改进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相应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现代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是社会中具有独立性、平等性、社会性发展性的个体,因此,我们要把幼儿当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来看待。应该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个性和能力,以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力。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4]可见幼儿园要坚决杜绝小学化倾向,让我们用科学的教育观指导工作,对幼儿进行其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并且注重礼仪教育的培养,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改进礼仪教育方法

在平时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幼儿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幼儿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事情时,也要敢于向幼儿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幼儿,令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坚持家园教育的互动和一致性、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社会不良行为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必须要家园合力。首先,我们督促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我们可通过在园内张贴“幼儿园家长文明行为规范”,组织家长学习并要求遵守,定期让家长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有关内容。其次,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总之,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礼仪教育是孩子人生之初的“必修课”。从小加强对幼儿的礼仪教育,关系到我们中华名族和整个国家未来社会文明、伦理道德发展的程度,关系到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提高整个国民文明素质的问题,我们必须提高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创新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幼儿礼仪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09.

[2]华中一.论应试教育[N].解放日报,2000-03-05(5).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