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宅屋面改造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既有住宅屋面改造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毛佳

毛佳

黑龙江省二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还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我国在与世界的不断接触中,开展了现代化城市建设。为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以及住房紧张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高层式建筑兴建,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体现了现代化的城市面貌。对于既有的老式建筑,也逐步开展改造建设。其中既有建筑的屋面改造施工技术直接决定了施工质量,并决定房屋的使用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对屋面进行改造施工即是一个平改坡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造工程,本文分析了既有房屋进行改造时的改造内容,改造的难点与特点,以及屋面进行改造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屋面改造;施工技术;平改坡

一、相关设施改造的内容

1.屋面平改坡

对既有建筑的屋面进行平改坡工程,首先需要将原本的屋面拆除,包含其中的隔热板、钢屋架圈梁等。其次是制作钢屋架、老虎窗,制作完成后开始安装,并安装钢檀条。然后开始铺设油毛毡、屋面板以及沥青瓦。最后在屋面铺设避雷带,并进行粉刷从而使屋面变得更加美观。

2.整修外墙

对外墙的整修,包含修理渗水部分,修理外墙表面的空鼓,更换落水管,修理钢门窗,对于有空调的房屋,要安装新的滴水管。

3.整修楼梯间

对楼梯间等公共空间进行修整,可在楼梯的扶手栏杆处进行重新喷漆,公共空间的墙面进行混合砂浆的修粉,此部分任务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电线的整体,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格外重视。

4.小区室外的整体改造

对于旧小区进行改造,除了建筑物的改造外,还应重视室外的公共空间的改造。如小区围墙,小区内部的道路,院内的路灯,停车位,以及绿化带等均要进行整修与换新。

二、既有住宅改造的特点和难点

1.现场情况复杂

同新建小区相比,对既有的房屋进行改造具有一定的难度。许多房屋的设计图纸很难找到,并且各个建筑建造的时间不同,内部情况也不同。部分房屋因使用时间过久,期间经历过修葺,部分居民为满足住宅的舒适度,而对自家房屋进行了改造,使得房屋格局有所变化,使得改造现场情况十分复杂,为房屋的改造增加了技术难度。需要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实施单位相互合作,且物业也应在必要的时候给与相关帮助。

2.协调工作量大

对既有房屋进行改造,通常都是小区整体进行改造,这就使得工作量有所增加,建筑数量多且分布范围广泛。其中不仅包含居民住宅,还有物业、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对于既有房屋改造设计到的地方,均要进行协调,使得协调工作变得繁重。其中与居民的协调十分重要,并且居民对于房屋改造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应将与居民间矛盾的化解作为工作重点。

3.安全生产要求高

对于既有房屋的改造,工作量主要集中在屋面以及外立面,且施工部位空间狭小,流动人口多,交通繁忙,为保障人们的正常出行,以及交通畅通,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施工团队应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4.文明施工

对既有房屋进行改造,其中无论是屋面施工还是外立面施工,涉及的居民都较多。并且改造工程属于政府的民心工程,因此,施工团队应做到文明施工,避免或减少噪音污染等,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赢得社会效益。

三、屋面施工技术要点

1.植筋工程

对屋面的外围圈梁进行植筋。首先要放出轴线,然后放出植筋孔点位线的技术应由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员实施,最后要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清理植筋的孔位基面,用电钻钻孔,对钻孔可用毛刷等清理干净,保持孔内清洁且干燥,在进行封堵。

进行植筋锚固的方法可在孔内诸如三分之二的胶,用除锈过的钢筋边旋转边穿进空洞。若事先注入的胶没有有溢出,则说明注胶过少,需再次注入。对于溢出的胶可用清洗剂等进行处理,且处理时避免触碰已经植好的钢筋。

为防止刚刚植好的钢筋被触碰发生移动,应做好标识,并进行保护。之后由质检人员进行质量验收,并详细填写验收记录等。对于已经植好的钢筋还应做拉拔实验,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

2.圈梁、天沟钢筋

混凝土结构所用的钢筋均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对进场的原材料钢筋,在使用前除了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外,对于受力筋还应按有关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钢筋加工的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油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按设计或施工规范规定执行;钢筋搭接处应用铅丝扎紧,扎结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3处;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必需厚度,应在模板内钢筋下垫放水泥砂浆垫块。

3.圈梁模板

(1)板及其支架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使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模板接缝不应漏浆。在屋面泛水最低处要设置20mm×100mm的EPS块,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并拆模后,把此泡沫拆掉形成排水孔道。

(2)模板的拆除

不承重的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承重模板的拆除,对于跨度小于8mm的梁和跨度小于2m的架空梁及现浇天沟,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70%后方能进行已拆模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全部达到设计标号后,才能承受全部计算荷载。

4.圈梁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支撑、钢筋进行检查。灌筑混凝土时应观察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的情况,如发现有变形、走动的情况,及时停止灌筑,予以修整。在灌筑混凝土前,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杂物应清除干净,木模板应加以润湿,但不应留有积水,在用水润湿后,木模板中的缝隙应予嵌实。人工振捣混凝土时,必须振捣密实,每次下料不宜太多,以免振捣不实,造成蜂窝、麻面现象,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在浇捣混凝土时,应在浇捣地点制作试块,每次配比试块一组。以标准养护条件下试块28d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混凝土标号的依据。

5.混凝土的养护

为保证混凝土得到适宜的硬化条件,并防止过分收缩,混凝土在浇捣完毕后12h内,应加以覆盖和浇水;新浇筑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范计量标准后才允许在混凝土上行走。用普通水泥拌制混凝土时,一般气温下约1~2d,冬天则需4d;用矿碴水泥拌制混凝土时,一般气温下约3~4d,冬季则为5d。

四、结语

对既有房屋的改造,除屋面的施工外,还有外立面以及公共空间的施工。本文针对屋面改造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但在实际的既有房屋改造中,还应注重改造的项目管理。与小区内部居民以及附近人员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沟通,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与施工技术,做到文明施工,避免或减少噪音污染,入夜后停止施工,清晨不宜施工过早,避免影响居民的正常居住。

参考文献:

[1]甘蓓晔.既有住宅屋面改造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住宅科技,2016,36(7):42-45.

[2]郭延义,郑七振.既有住宅综合改造施工技术[J].上海建设科技,2016(3).

[3]石烨.混凝土平屋面改造成种植屋面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建筑防水,2016(3):24-27.

[4]丁红.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关键技术点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3):00210-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