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实验室管理与自动化检测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血站实验室管理与自动化检测的探讨

庄执文陈红刘鹏

庄执文陈红刘鹏

【关键词】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管理;培训

【中图分类号】R1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13-01

目前,九江市中心血站必须检测项目为:血红蛋白、HBsAg、抗-HCV、抗-HIV(1+2)、抗TP、ABO血型正反定、RH(D)血型,另外我站还开展了ABO、RH血型效价的检测,吸收放散实验等项目。并对临床用血进行临床咨询与督导。

1依据

严格按照《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管理规范》要求,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实验室检测程序。不断改进,提高血站的自动化检测管理水平,使病患者使用合格、放心的血液,创立血站的品牌效应。自2008年,我站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认证,并每年由认证公司来进行认证,2010年正式升级为为ISO9001:2008版认证,同时培养了一批内审员,并进行考核获得了上岗证。实行内审员轮流对从血液采集到血液的发送整个操作流程进行审核,每年还进行质量审核。在现有工作程序的基础上,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进改革与创新。

2人员素质

对每位新进入员工,由资深工作人员带教,经过培训合格,并取得国家规定的血站工作人员上岗证,而HIV的检测必须要求持有全省HIV培训结业证才能独立操作HIV的检测并有签名权。对报告的最终判定及发送,必须由经过培训及授权的人员审核整个实验过程反复核对后才能最终将结果发送至供血科,供临床使用。

还要求每位员工必须每年有75课时的培训,年初制定出每月的培训计划,不断的完善工作中的不足,对已发生的错误要求开科室质量会议全科人员共同探讨原因,并分析原因及时提出预防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共同讨论寻求最佳处理方法。

3设备与仪器管理

建立和实施仪器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备案等制度,必须具有唯一的标识专人专管。每日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每月专人进行全面维护、保养,另对关键设备要先进行确认有备用设备及紧急预案措施,并要求有UPS电源。关键设备有公司、工程师定期校准。硬件方面:1998年,已由国家配发了一台RSP加样仪,2003年,我站首次购买了FAME16/20;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完成了从进板到加样、洗板、孵育,读板等程序的自动化检测过程。2009年,我站投入大量资金严格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升级改造实验室。自2006年以来,我站已完成了血型自动化检测的模式,避免了人为误差,血型档案从无原始档案发展为有资料可循,与免疫结果一样具有可追溯性。到2009年,我站由于采血量的加大,不能满足我站的检测要求,又增加了一台FAME24/30与加样仪STAR,这样使我站的检测真正做到同一标本,不同的试剂,不同的工作人员,不同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降低了漏检发生的可能性。在2009年我站在全省第二个运用了实验室结果及质量检测软件Liswell,这样从标本的交接、检测、结果发布、标本保存、销毁、都有一套完整的记录程序,并对每个过程都以书面形式保存和备份,真正实现实验室的自动化、标准化、现代化管理。且对每日的结果数据备份成光碟,定期交档案是存档。并于2010年新引进了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运用速率法更准确的检测ALT。

4试剂与标本处理

所用试剂必须经国家认可,经质检部门及本站质控科确认合格的试剂,使用前将试剂放于室温平衡半小时,使用前检查试剂的完整性,并按比例配制试剂等,并将实验室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C,45%-80%。

九江市现用试剂部分为进口试剂,这样有效缩短了窗口期,对提高病人的用血安全和工作人员自我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并严格执行试剂的保存、出入库、交接手续等制度。在标本处理完毕后,按顺序将标本放置全自动加样仪,按先加酶免,再加血型的原则,因免疫加样仪为STAR一次性加样尖,而血型加样为RSP加样仪,而血型加样仪为反复加样针,以此避免标本的污染。

血液的标本在本站目前还是一个标本做多个项目,在本实验室要求5ML+1ML的标本量,并要求在外采血后针头不拔出试管,并在检验科标本交接时仔细核对试管上的条码与血辫上的条码是否一致,避免张冠李戴现象。观察血标本的外观,有无溶血,脂血的异常现象,如发现任何问题,填写标本返工单,要求外采人员重新取样,确保标本符合各检验项目的要求。

5操作流程要求

对检验科免疫项目的检测原始记录,整个实验操作步骤精确到每分每秒,保证有据可依,所有相关记录做到”做我所写,写我所做。确保检测项目、实验步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可返溯性。同时,还实行了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总结、整理、汇总、归档。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06年,167

[2]卫生部: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S].2006年,183

[3]段瑞.血站实验室自动化检测与管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30)

[4]张悦等.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03)

作者单位:332000九江市中心血站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