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科研与实践的结合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寻找科研与实践的结合点

雷志华,朱家涛,杨艳,石婷,周镇

雷志华;朱家涛;杨艳;石婷;周镇(玉溪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玉溪653100)

摘要:本文对大学生如何高效申报科研立项做了系统性的规划,主要从三方面阐述了科研申报流程及注意事项。重点突出了如何选题、高效书写申报书的有效策略;并以自身实践为基础论述了科研流程。通过对科研立项的系统规划和分析,激励大学生积极加入科研队伍,创造科研成果。

关键词:科研立项;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135-02

0引言

科研立项是各大高校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的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针对具体研究的课题进行项目、资金、人员、研究方法、操作过程、完成标准等进行设置、论证的一道程序。科研立项是除上课学习以外大学生所参加的学术性最强的活动,它可以充分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一个团队要向学校申请科研立项,并获得成功,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做任何事都需要按照你想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去做这样一个过程去完成。所以对于申报科研立项我们也需要这样的步骤完成。

1你想做什么——确定研究方向

高校之所以开展科研立项,是希望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拥有的专长,确定一个符合自己能力的研究项目。对于想要发表论文的同学,在申报科研立项的时候需要考虑能否通过有限的时间进行最全面的、最深入的调查,得到精确、有价值的数据,最终完成报告;对于立项终结时需要有具体实物成果的同学,需要考虑的是能否通过有限的资源,将所申请的项目最终实物呈现在大家面前。但无论是需要完成论文发表的同学还是需要具有体实物成果的同学,所选择的研究方向都要根据基础研究以及应用基础研究,结合国家需求,严格符合指南,结合自己的积累,注意创新、注意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最重要的是实用性。

我们是玉溪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的学生,2009年5月我们团队五人向学校申请了科研立项。我们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年的时间,我们学了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编程、数据应用技术等。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决定开发一个企业的人事管理系统。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我们,不可能凭空想象出一个完整的企业管理系统,所以我们利用课余时间与多家企业沟通,最终得到了一家企业的大力支持,完成了我们科研立项申报的第一步。

2为什么要做——明确研究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我们大学生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理论学习和实践相脱离。这也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懂实际操作的就业人员,而我们大学生缺乏的正是实际的操作经验,所以我们在进行科研立项时尤其要重视把我们的学科知识,同实践相结合在一起。

相信申报科研立项的同学都是希望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书本上的知识是奠基石,然而把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当中,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对于我们自身,我们学了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到很多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并且也学习了一些系统开发方法,但是真正需要自己开发一套管理系统,却不能按部就班。一个好的管理系统并不一定要具备所有高端的功能,而是要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制作一个完全适用于该企业的系统。现在通用的管理系统有很多,虽然这些系统能够满足企业最基本的管理需求,但却不一定能全面符合企业的管理需求。在我们得到一个企业的全力支持后,我们向企业的高层人员了解到了该企业的正常运作情况,记下了企业的实际需求,然后再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个初步的设计理念。

在此过程中,企业得到的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然而我们得到的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我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个机会!

3如何去做——研究方案

3.1请指导老师当时我们是大二的学生,对于科研立项的流程还不是很清晰,所以我们急需得到指导老师的指点,于是我们开始寻找指导老师,在得到老师的答复时,老师开始为我们讲解科研立项的流程,告诉我们写科研立项申报书的注意事项。然后为我们规划我们科研的时间并绘制出甘特图。有了明确的规划,才能顺利开展科研工作。除此之外,对于未确定题目的团队而言,指导老师可以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科研能力的项目。毕竟老师对学生科研的能力非常了解,他们所提供的选题不论是从学术角度还是从现实意义而言,都更适合学生去研究和扩展。

3.2写科研立项申报书有了前期的铺垫,在写科研立项申报书时就会如鱼得水。科研立项申报书需要有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等。通过指导老师的细心讲解,我们了解了在申报书中,对于新概念,新想法均需要详细解释,学术用语要准确,语言表达要具体,防止空泛;写申报书的思想要清楚、明确、严谨,逻辑性要强;要突出创新点,前后照应,这样才能使评审对你的方案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然而在申报书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要附有适当的解释说明,有图表,因为数据是很具有说服力的。我们的项目需要完成一个实物成果,所以我们在申报书中就要将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构思好,然后在文字说明中附加系统流程图、以及框架结构图,这些都是必要的。评审需要审阅大量的资料,所以首先入眼的一定是直观的图表,调查统计的数据,当评审愿意多为你的申请书停留片刻的时候,你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近了。

在写科研立项申报书的时候,我们利用所学的几门课程,看了大量的参考书籍,学会了很多图表的绘制方法,运用大量的图表分析,再加以文字的叙述,最终完成了科研立项申报书。

3.3项目开发申报书通过后,我们开始开发自己的项目。在这一过程中,始终按照预先的项目进度计划进行,安排好每一个阶段的工作。

首先我们对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一个汇总。结合我们的实际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所学的管理思想和系统开发联系起来,先构造出一个我们心目中的管理系统;二是把我们的构想告知企业的领导,再将企业领导及工作人员所提出的要求汇总到一起,开始构建系统的最后框架。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我们最终完成的系统是针对该企业专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所以与企业的沟通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有了框架之后,需要有技术的填充,这时我们请指导老师对我们的技术开发提供一定的知识补充和技术指导,在此基础上开始进行程序的编写。

编写程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系统初步成型的时候,请团队以外的老师或同学来测试我们的系统,为我们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宝贵的意见。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完成的系统,自己测试时总会觉得很不错,但其实存在很多细小的错误,这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当吸纳了所有人的意见和建议后,重新改进我们的系统,这样就按照预期的进度安排并按质按量地完成一项科研项目。

在我们看来,这次科研不仅仅是得到了一份成果,期间我们积累的是知识,获得的是经验,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突破自己。起初,我们在做程序的时候,常局限在自己的思维中,然而随着开发的深入,我们的逻辑慢慢变得清晰,看待事物也更具有全局性。当我们能够看到自己开发的项目的不足,并选择更好地方法去完善时,我们便成功了!

以上就是我们团队在这次科研立项中得到的一些感悟,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能够按照预期的进度安排完成一项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张宽海.管理信息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2]张伟刚.科研方法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2).

[3]马哲伟.高校科研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