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于凤仙

于凤仙

(涿州市涿州中学河北涿州072750)

【摘要】本文就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简单介绍了分层教学的两种形式,并从科学分层,课堂教学自然分层,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课后辅导等方面重点探讨了如何在任教班级中有效实施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等问题。最后,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分析了分层教学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分层教学;实践;问题

1.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加强理论学习,科学分层,是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作为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主动走进学生,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甚至是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等。对学生了解的越全面,越深入,才能使分层越科学,越合理,操作起来才更有效。同时,教师还要加强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力争成为分层教学领域的研究者,领头人,甚至是这一领域的专家。有科学的理论支撑,有细致合理的计划,有勇于开拓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扎实和持之以恒的工作,分层教学定会取得明显成效。

2.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实现自然分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清楚所讲内容在章节甚至是高中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好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设计要精益求精,尊重知识的形成规律,尊重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做好适当的铺垫,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明确不同的要求。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和切实的收获;让基础较好的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和发现的欣喜;让优秀的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产生进一步研究的欲望和冲动。在自然中分层,不留痕迹;在轻松中思考,步步深入;在和谐中探究,提升能力;在冷静中反思,养成习惯。新授课,教师可编制课前学案,设计不同层次的导学问题,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复习,自学和讨论解决力所能及的部分问题,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习题课和复习课,可实施题组教学法,即“再现型题组——巩固型题组——提高型题组——反馈型题组”。通过涵盖本节课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的再现型题组的练习,让学生再现“三基”;通过巩固型题组的练习,对再现后的“三基”加以巩固,理解和运用,进而形成知识网络结构;通过提高型题组的练习,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后,通过反馈型题组的练习评价复习的效果。最大限度地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题组教学法要遵循“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的原则。“低起点”是指在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基础、技能、思维状况的前提下,根据课程标准,适当放低习题课、复习课的起点,让学生人人都能达到“基本要求”。“低起点”还表现在为解决某些起点较高,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为降低难度所采用的一种“铺垫”与“过度”的方法和手段。“多层次”就是针对学生构成的层次性,考试能力要求的层次性,在分析知识结构,考试能力的层次要求与学生认知层次分布的基础上,将复习的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分解,从而确定知识点的不同层次要求,确定不同学生的目标要求,通过各层次内容和要求进行精心编排,设计出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梯度小、层次分明的问题系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训练与提高。“高要求”是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目标要求的落实方面,必须要“严”,标准要“高”,让不同层次学生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同时,力求达到更高的要求。

3.精心挑选,科学安排,分层布置作业

既要能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又要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还要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做好适当的准备和铺垫。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如果留完全相同的作业,势必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也不利于发挥学生潜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于作业,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精挑细选,分层布置,努力使不同的学生,通过课后作业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基础较差的学生,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简单应用为主,重在巩固基础,强调规范和习惯,培养基本能力;基础较好的学生,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重在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优秀学生的作业,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还要适当拓展,给他们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思考,更大程度上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鼓励他们能独立发现,思考和解决一些问题。

4.倾注爱心,投入热情,课后分层辅导,促进学生更快进步

课后辅导,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对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极为重要,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决定性的。课堂所学内容,每个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尽相同,难免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在平时的学习和作业中,也会有新的困惑和疑点,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而这些问题,并不能都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互相的讨论解决,这时,老师的辅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但一个老师,面临众多学生和问题,既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更需要科学的策略和方法。分层辅导,便是合理的选择。要实现分层的有效和科学,需要教师提前做大量的调研,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哪些同学存在这样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辅导方式如何确定等等。对于问题比较突出和特殊的学生,还要有具体的了解,分析和对策,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例如一次考试后,有的学生需要做心理辅导,克服盲目急噪和失望情绪;有的学生则需要帮助他们制定阶段目标和学习计划,重树学习信心,端正学习态度;有的学生,需要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需要做数学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有的学生,需要复习方向的指引,以求更高的复习效率和效果;有的学生,则需要不断督促和鼓励;有的学生,则需要指导他们如何进行阶段总结和归纳提升。

收稿日期:201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