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沈景寿1赖锋武2

沈景寿1赖锋武2

(1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四川成都610041;2湛江岭南医院;广东湛江524200)

摘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老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作一综述,为从事骨质疏松症临床工作者或研究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

1前言

骨质疏松症(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并发症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并发症花费大量的医疗护理资源,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但。

2发病机制

骨骼具备完整的层级结构包括I型胶螺旋结构、非胶原蛋白及羟基磷灰石。骨骼的完整性是由骨形成和骨吸收不断重复、更新的过程,此过程称为“骨重建”。骨重建通过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等多细胞单位实施骨骼不断构建、塑形、重建,维持骨量的平衡。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重建失衡,造成骨量丢失。近年来较多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1]。

2.1雌激素缺乏

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可直接抑制造血干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刺激破骨细胞前体增殖的细胞因子,而且可直接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极化,促进破骨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了骨吸收。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凋亡减少、寿命延长,导致其骨吸收功能增强。尽管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亦有增加,但不足以代偿过度骨吸收。骨重建活跃和失衡致使小梁骨变细或断裂,皮质骨孔隙度增加,导致骨强度下降。雌激素减少降低骨骼对力学刺激的敏感性,使骨骼呈现类似于废用性骨丢失的病理变化。

2.2护骨蛋白

护骨蛋白是一种含401个氨基酸残基的分泌型糖蛋白,由成骨细胞分泌。OPG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分化、存活并具有诱导破骨细胞凋亡的功能,其机理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密切关联。RANKL由成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分泌,能结合局限于破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上的RUNKL。二者结合后激活破骨细胞内一系列级链反应,使前体破骨细胞分化、成熟、活化。而OPG为RANKL的诱饵受体,可与RANK竞争结合RANKL,进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活化,并且诱导成熟破骨细胞的凋亡。

2.3遗传基因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各国学者对骨质疏松候选基因进行了许多研究,证实了降钙素受体基因、甲状旁腺素基因、维生素D受体基因等候选基因与骨密度、骨峰值量、骨折风险等相关,从而证明了遗传基因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病因中起重要作用[3]。

2.3.1降钙素受体基因

降钙素对骨的作用是直接抑制骨质吸收,主要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同时也调节成骨细胞的活性而促进骨生成过程。降钙素受体(CTR)基因定位于人第9号和第7号染色体。研究发现,CTR基因存在AluI酶切位点,分为GG纯合体、GA杂合体、AA纯合体三型。AluI酶切位点研究显示,正常人组与骨质疏松组酶切位点多态性无显著差异,但AA型人群有低的BMD。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研究发现,正常人组与骨质疏松组AA基因型与GA基因型有显著性差异。

2.3.2甲状旁腺素基因

甲状旁腺素(PTH)能增加骨组织中破骨细胞的数量和增强溶骨活性,增加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内钙的含量,促进成骨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研究发现,PTH基因的BSTB1酶切位点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和骨密度有关,Bb型人群腰椎骨密度明显低于BB型,且Bb型的骨代谢率也明显高于BB型,但PTH含量在两种基因型中无差异,提示在PTH基因附近存在着未知的与骨密度相关的基因。

2.3.3维生素D受体基因

人维生素受体(VDR)基因定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长度43.2kb,由9个外显子组成。目前研究发现,VDR基因存在BsmI、APaI、TaqI和FolkI的酶切位点,该等位基因如被BsmI、APaI、TaqI和FolkI的酶切断,分别用b、a、t、f表示,反之,用B、A、T、F表示。有研究者提出,可根据VDR基因的多态性预测骨密度,随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VDR基因进行了研究,但研究结果很不一致,而且在不同人群中实验结果重复性差。

2.4力刺激因素

骨结构与骨量取决于机械力学中应力的大小。从本质上说,是骨吸收和骨生成的生物力学偶联。学者研究认为适当的力学刺激和负重有利于维持骨重建,修复骨骼微损伤,避免微损伤累积和骨折。分布于哈佛管周围的骨细胞可感受骨骼的微损伤和力学刺激,并直接与邻近骨细胞,或通过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与其他骨细胞联系[4],力学刺激变化或微损伤贯通板层骨或微管系统,通过影响骨细胞的信号转导,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的迁移、分化、凋亡,减少骨量丢失。

3小结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骨丢失逐渐明显,骨形成与骨吸收呈现出负平衡现象。但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至今没有定论,各家持各家之说。大多数学者认可雌性激素减少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同时进行其他机制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研究将成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新的研究方向。

4参考文献

[1]夏维波,章振林,林华,金小岚,余卫,付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25(03):281-309.

[2]丁桂芝,周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01):35-40.

[3]蒋奎,魏智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07):1358-1359.

[4]CurlitEM,MoonRJ,DenisonEM,etal.Recentadvancesinthepathosenesisandtreanmentofosteoporosis[J].ClinMed,2015,15:s92-s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