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护理风险管理初探

赵雪莹

赵雪莹(辽宁抚顺中心医院辽宁抚顺113006)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防范的措施和方法。方法对护理风险的评估和分析。结果护理风险的来源包括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结论针对护理风险的来源逐项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

【关键词】护理风险防范

护理风险是指从事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与危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保证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和谐护患关系。现就临床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做一总结。

1护理风险的来源

1.1护士因素

1.1.1护理核心制度、流程未执行或部分执行

未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造成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风险。如未严格遵守查对制度,给病人发错药、输错液;未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发生医嘱漏执行

1.1.2收费问题

在普遍反映看病难、看病贵的大环境中,病人关注的敏感问题,就是医疗费用问题,收费稍有差错就会成为投诉对象。

1.1.3沟通缺乏技巧

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过程中,缺乏灵活的沟通技巧,很多工作做了却得不到病人的理解。与主管医生的沟通不足,出现医护人员向病人交待的有关事项不一致。

1.1.4有创操作未履行告知程序

操作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未告知或未签字,无以为证。

1.1.5未能充分认知护理风险

护士不能充分认识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如对有医疗纠纷意向的病人及陪护人员的言辞、行为表现不能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1.1.6病房环境方面的风险

地面湿滑,无警示标志;抢救器具放置不合理;开水壶使用处无警示标志等。

1.1.7护理记录方面

医护相符性差,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记录不及时、不准确,存在涂改现象,未真正做到“做我所写,写我所做”。

1.2患者因素

1.2.1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

1.2.2患者对医院和护理服务质量期望值不断提高,期望与现实发生差距时,往往认为医疗水平差或不负责任,而护士与患者和家属接触机会最多,首当其冲成为发泄对象。

1.2.3社会舆论对患者的影响。随着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实时化,加上媒体对医患纠纷的误导,使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误解,护士也难逃其中。

2护理风险管理

2.1建立和健全护理工作制度及流程根据专科需要,建立基本和专科护理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和专科护理工作流程,建立并完善专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实施。

2.2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只有护理人员掌握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处理方法后,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自觉地规避护理风险。因此,护士长定期组织护士业务学习、操作培训、带教培训,及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学习,从多方面培养护士的从业能力。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2.3加强风险监控管理

2.3.1建立风险监控组织,有责任人。做到发现风险即有记录、分析、反馈、整改并进行追踪。

2.3.2对重点护士、重点时段加强管理。加强对重点护士(基本功不扎实、综合素质差、服务意识不强的护士)带教,监督;对重点时段(如输液高峰时段、交接班、节假日)要加强组织管理与人员配备。

2.3.3重视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有些护理纠纷。护士在护理活动中并没有任何疏忽和失误,仅仅是由于一句话、一个动作引起。因此,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细致地对待患者的要求,正面理解他们在患病治疗期间所持有的烦躁情绪,带工作心态上岗。

2.3.4履行告知程序。病人入院时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治疗护理中及时告知病人有关用药指导、消毒隔离知识、正确留取标本的方法、各种检查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出院时给予病人康复指导。

2.3.5警示标志醒目,确保环境安全。在地面较滑的地方设“小心地滑”警示牌;在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中,强调疾病的预防知识及为何要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消毒用具、污物指定区域放置,并设醒目标识。

2.3.6一日清单按时发放,让病人明明白白消费。严格按照医院收费标准收费,为住院病人提供每日费用明细清单,病人对不明白的收费要及时解释,有错误时及时纠正。

2.3.7提高护理记录质量。严格执行我院根据相关文件制定的《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记录内容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内容连贯,字迹清晰。

2.3.8护理风险发生后的处理。一旦风险发生,应立即启动应急流程,采取措施将风险损害降到最低。护理管理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调查风险发生经过,真诚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尽可能将投诉、纠纷及一般护理风险在科室内解决,紧急封存病历或实物时则依法进行。在抢救后、封闭病历前,科室内完善相关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必要时及时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共同处理。

结论:护理风险防范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需要不断强化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应对能力,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真正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针对风险来源进行有效地管理针对护理风险的来源逐项管理,可切实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裘爱萍.522例护理评估质量分析与探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8):805.

[2]黄俭强.在护理学专业开设护理评估基础课程的设想.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3:47.

[3]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4]席淑华,王雅芳,周立,等.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