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综合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3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综合解析

王洪英

广东深圳市沙头角中学王洪英

要提高完形填空的解题能力,首先应该综合全面地了解完形填空。要了解完形填空,我们需要回答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完形填空?第二个问题:完形填空的特点是什么?第三个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第四个问题:如何解完形填空?第五个问题:平时如何训练?只有解决了这五个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完形填空进行教学和研究。

一、什么是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又称综合填空,其命题原理是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感知和对文章从语义上的整体把握。简单说完形填空就是在一篇语意完整的短文中有目的地制造一些空白,造成信息链的中断,让考生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常识,对每个题的备选项做出尽可能合理的分析、判断,从中选出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使重新构建的文章主旨鲜明,文意畅达,逻辑严密。如果空格要求学生填入连词、介词、冠词等,则空格为功能性空格;如果要求填入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实义词,则空格为语义空格。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完形填空以语义空格为主,语法部分的内容已经弱化为对词法的考查。完形填空的空格分为四种类型:词内项、词间项、句内项、句间项,难度是逐渐上升的。

二、完形填空的特点是什么?

1.完形填空的题型特点

近几年来的完形填空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短文难度基本稳定,与高中英语教材课文难易基本相当。

⑵短文选材一般为故事性文章,极少采用其它题材的文章。但往往不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有插叙或倒叙,有时还夹有描述和议论。

⑶短文的第一句不设空格,提供给考生一个思路,以便考生做题。

⑷考查内容主要是逻辑上的通顺,极少是考语法,所以每题四个选项大多属同一语法范畴。

⑸短文长度基本稳定,一般在250~300个单词左右。

2.完形填空选项设置的几个特点

⑴同义、近义词辨析型。多倾向考查动词、名词、形容词。所以平时要多把这几类词性的词归纳记忆。

⑵固定搭配型。多倾向考查动词和介词或副词、名词和介词、形容词和介词、典型句子结构的搭配。

⑶常用语法。时态和语态、从句连词。

⑷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选项型。

3.近年高考完形填空题的命题趋势和新题动向

⑴阅读量逐年提高,阅读时间减少。

⑵生词量有增无减。

⑶长句增多,句式灵活,结构复杂。

⑷题目设置上单纯语法考查减少,上下文联系考查力度加大,并且以同义词、相似词为典型的迷惑选项增多。

⑸完形填空的第一句都是完整的句子,并且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有些考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完形填空题的得分却总不尽如人意。他们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不善于抓文章的主旨大意,并以此为中心展开对整篇文章的推理、判断,导致理解上出现偏差,甚至与文章的中心相悖。

2.容易受定势思维的干扰,对文意分析不透,忽视特定语境中英语知识的运用。

3.对完形填空怀有厌倦、恐惧心理,以致做完形填空时处于应付状态。

四、如何解完形填空?

要提高完形填空的成绩,需从解题步骤、解题方法、解题原则、时间分配和平常训练等方面入手。

1.学生做完形填空的正确方法

怎样才能提高做完形填空的准确率呢?大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训练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抓准主旨、透析文意、理清逻辑,并在做题的过程中把这三方面与做完形填空的三大步骤“浏览、细读和验证”做到有机结合,明确每一步思维的主攻方向。

⑴通览全文,抓准主旨。做完形填空不能看一题做一题,因为有些答案是必须在读完全文之后才能找到的。有的同学或是急于求成,总想“一步到位”,或是由于原文设置空格所造成的理解障碍,担心通读文章时不但抓不住大意反而浪费时间,未通览全文即边读边填,结果是就句论句,无法形成连贯的思路,或“见木不见林”,理解偏离文章的中心,欲速则不达。

另外,大家要给文章准确定位,不仅要重视文章的首句,有时注意一下文章的结尾,首尾联系起来,对文章的定位会更准确。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后,考生围绕主旨大意去阅读、预测、推理、判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抓住了主旨,一些干扰性强,容易使人犯想当然错误的选项也就起不到作用了。

⑵细读全文,透析文意。有的考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一看到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语法结构,如句子、短语等,便不假思索地去选,对特定语境不去作深入的理解,导致“定势思维”错误。

事实上,从NMET完形填空的出题特点看,其干扰项的设置均与“语法结构”错误无关,重在文意的干扰,这是出题者近几年始终坚持的方向。NMET完形填空每个题的四个选项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词汇辨析,因为从语法的角度看每个选项都是正确的。因此是否能恰如其分地传达文意才是选择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的唯一标准。要吃透文意,理解到位,大家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注意上下文的内在联系。断章取义,就题论题,忽视上下文的信息提示是学生常犯的错误。考生在做完形填空的过程中,应学会边读边在大脑中储藏上下文的信息。信息提示有时出现在前面,有时出现在后面。

②注意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不能简单的互译。出题者深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弱点,往往从母语的角度设置干扰项来增加试题难度,考查学生的基本功和灵活运用能力,所以在平常的学习中,要逐渐培养自己的“语感”,不要受母语的影响。

③研读细节,准确认定语境。用学生平日常见的固定搭配来干扰学生对具体语境的认定,利用定势思维来增强试题的诱惑性。如:

Iwasphoningpeopleand(leaving)_46_messagestomakesure_47_callswouldseemethroughtheday.(2004全国卷Ⅱ)

47.A.longB.immediate

C.enoughD.surprising

本题仅看前面和后面介词短语的搭配,很容易误选A。但仔细推敲语境,此处并不表示电话的“长度”,而表示电话的“数量”,因此应选C。

⑶发挥逻辑思维能力,挖掘文章寓意、隐意。近几年NMET完形填空以叙事为主,有时加入一定的议论和说明,内容贴近生活,表层意思易于理解,所以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有些同学做完一篇完形填空以后,自我感觉不错,但一对答案错很多,原因是这些同学仅仅理解了文章的表层含义,而忽略了其深层含义。事实上,NMET完形填空文章大都包含一定的哲理、寓意,具备深层探询的可能性。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明确文章的表层意义,还要挖掘出文章的深层含义,做到“表里一致”。

⑷结合生活常识判断。如:

Atfirst,everyoneontheteamgot_38_playingtime.Thentheteammoveduptothetoppisionafterwinningallitsgames,andthe_39_started.Someparents,whohadpaidthecoachextrasotheirdaughterscouldhave_40_oneononetraining,gotangrywhenshedidn’tgivethemmoreplayingtimeinour_41_.Thecoachwasreplaced.(2004北京高考)

38.A.greatB.equalC.rightD.extra

39.A.businessB.struggleC.attemptD.pressure

40.A.freeB.privateC.goodD.basic

41.A.matchesB.coursesC.lessonsD.programs

本文介绍作者(一个少年女子足球队员)踢足球的经历。一开始,我们得到“平等的(38)”踢球时间。然后当我们的队获得联赛冠军以后,怎样呢?结合生活常识判断,应是有了“压力(39)”。后面父母贿赂教练干什么呢?根据生活常识判断,应该是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开小灶”的机会,因此40应选B,private“私人的”41。父母生气是因为贿赂没有起作用,也就是在我们的“比赛”中,他们的女儿没有得到更多的上场比赛的时间。

⑸全面验证,理清逻辑。NMET完形填空所选文章都堪称精品,其逻辑必是上下贯通,其脉络也必是自然有序,令人信服的。因此,做完一篇完形填空以后,大家对文章的线索、脉络以及主旨、寓意等心里也应该有一种很“明朗”的感觉。如果做完以后,还是似懂非懂,犹如“雾里看花”,那就证明你对文章的把握还有问题,还要复读全文,验证答案。大家可以从文章的内在逻辑入手,回味一下,看所选答案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能自然融入整个语篇,如果有游离于文章主旨之外或与整篇文章的逻辑相矛盾的答案,就需要重新理解、修正。有的同学做完完形填空以后,不加核查便草草“收场”,结果让很明显的错误从眼前跳过,造成考场上不应有的“遗憾”。

⑹完形填空的解题时间分配

①通读全文,领会大意(2-3分钟);

②逐句阅读,选出答案(6-7分钟);

③猜测难点、整体复查(2-3分钟)。

2.完形填空题的解题原则

要做好完形填空,考生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快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也至关重要。

⑴语义优先于语法原则。由于文章的开头部分一般不设空格,而是对所选短文的题材和可能涉及的内容作简单的介绍或提示,并且单纯的语法题几乎从该题型中消失,如果一味按照语法规则来选择答案,就陷入了答题误区,因为几乎每一题的四个选项都符合语法规则。理解文章的大意并结合语言结构对每个空格作出正确的判断,方为上策。

⑵词内选项句内找原则。从近几年的高考原题来看,近义词或词组的辨析正成为考试的热点。四个选择项要么都是词义相近的名词单数或复数,要么都是近义动词的同一时态等,只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提供的四个选择项词义相差悬殊,则上文或下文肯定有答题提示,有时第一个空格要读完全文才能回答。

以2003年高考上海卷第一篇完形填空为例,短文开头提到农民们生活艰难,正寻求新的赚钱方式,随后就说“除了种植新品种的谷物外,还有一些赚钱方法,其中最不同寻常的就是赛羊了”。该考题为空格提供了四个选项,都是形容词性,A项是“共同的,普遍的”;C项是“灵活的”;D项是“非法的”。只有B项“奇特的”符合上下文的语境。农民不是靠种植谷物而靠赛羊来赚钱前所未闻,当然是奇特的赚钱方法了。本题当属句间项考题。

⑶四遍法原则。考生正确的答题步骤应该是:首先跳过空格通读全文,了解短文的大意及文章的体裁,同时将一眼就看出答案的几道题答出;第二遍是答题的关键,考生应一个个地去推敲,切忌按题号顺序答题,不能确定的先跳过去,先易后难是答题原则;第三遍是通篇考虑,把一些上下文联系很强,甚至牵涉到段与段之间逻辑关系的困难空缺填好;第四遍是检查,做完后再通读一遍全文,从整体把握文章的意思,修正与全文不相称的选项。

3.做完形填空选择题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⑴要以意群,语义为单位读,不要逐词逐句地认;

⑵要借助视觉扫读,不要手指唇动或无声心读;

⑶要从头至尾,一气呵成,不要频繁回读;

⑷要直接理解原文,不要逐词逐句地心译;

⑸要利用上下文和构词法猜测生词,推测出句意,不要频繁查阅词典;

⑹逐步扩大视距,要纵式快速阅读,不要横式赏析细读。

五、如何进行完形填空的日常训练?

1.近可能多地积累和接触不同的新词汇,并有意识地记忆常考高频词。

2.提高阅读速度,训练快速阅读。最好以同桌或小组的形式训练。

3.训练题型不要过于单一,除了常规训练外,可以尝试选词填空、无词猜词和篇章翻译等题型的训练。

4.选择性做题,可以分类选择。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有代表性的做几篇,或选择做2006-2008年的高考真题。

5.要有规律地做题,题不在多而在精。每做一篇都要善于对比自己的思路和文章作者的思路,每做一篇都要总结自己失分的原因,并在下次做题时提醒自己不要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