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小板的止血凝血过程及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浅谈血小板的止血凝血过程及临床意义

张丽军

张丽军(青海省红十字医院检验科810000)

【关键词】血小板止血凝血过程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326-01

血小板是体内最小的血细胞,其直径为2~4μm(微米),厚0.5-1.5μm,是有折光的扁圆形小体。正常时呈圆盘状,有时可伸出伪足。在瑞氏染色的血涂片上,血小板常三五成群、大小不均,呈圆形、椭圆或不规则的形状,无核,淡蓝色的胞浆,含有紫红色的颗粒。它是由最大的血细胞——骨髓成熟巨核细胞胞浆发育而来,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3000~4000个血小板。血小板寿命约7~14天,每天约更新总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脏中被清除。在机体内,无论血小板数量异常、还是质量异常,均可引起出血性疾病。如数量减少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症。数量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症。质量异常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机体内,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Ⅲ。当血管受损害或破裂时,血小板受刺激,由静止相变为机能相,迅即发生变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团;同时在表面第Ⅲ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浆内的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又催化纤维蛋白原变成丝状的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形成凝血块止血。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促进止血。

当血液受损伤流血时,发生止血和凝血效应的机制有多种,但大都与血小板的作用有关系。现在,我们先来浅谈一下血小板止血凝血过程。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缩血管,有助于暂时止血:血小板通过其释放的血管收缩物质、使其粘聚成团堵塞损伤的血管和促进凝血。

(2)形成止血栓,堵塞血管破裂口:血小板容易粘附和沉积在受损血管所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聚集成团,形成止血栓;血栓直接堵塞在血管裂口处,除了起栓堵作用外,还可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1]

(3)凝血作用:释放促使血液凝固的物质,在血管破裂处加速形成凝血块。血小板Ⅲ因子提供磷脂表面吸附大部分凝血因子,增加凝血反应速度。

(4)释放抗纤溶因子,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动: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的作用下,容易降解。由于血小板含有抗纤溶因子、抑制了纤溶系统的活动,使形成的血凝块不至于崩溃。

目前在临床上,血小板的检测对于评价血小板功能,以及对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外周血细胞计数是确定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严重性的关键性检查,同时血涂片检查能为其病因检查提供线索。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2]

近年来,血小板在动、静脉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血小板在凝血功能中的作用,尤其是对其聚集机制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从而导致了检测技术的发展。总体上讲,血小板具有黏附、聚集、释放、促凝、血块收缩和维护血管内皮完整性等六大功能。血小板功能检测可分为血小板一般功能测定、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功能的测定和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等。一般性PLT功能测定包括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试验(CRT)、全血凝固分析法(WBCA)(检测仪器:全血凝固分析仪)、活化凝血时间测定法(ACT)(检测仪器:凝血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比值(PCR)(血小板计数仪)、快速血小板功能分析法(RPFA)等,这些方法是目前临床评价血小板功能的较为常用的辅助手段。[3]随着生物和医学的发展,血小板的功能检测可望取得新进展。

参考文献

[1]凝血功能及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进展.检验世界网[引用日期2012-10-22].

[2]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方式.北京蓝海中医医院[引用日期2012-11-19].

[3]凝血功能及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进展.检验世界网[引用日期201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