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腹部推拿法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3

浅议腹部推拿法的临床应用

马海雯

马海雯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11)

摘要:腹部推拿疗法作为推拿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治疗手段特色鲜明,理论体系独立完整,临床应用广泛丰富,目前,该疗法作为中医外治疗法被运用于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已成为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的传统疗法。文章以近年来公开发表的腹部推拿疗法治疗疾病研究相关文献为基础,总结分析了腹部推拿疗法的作用机制,腹部推拿临床治疗的病症,能够更好地认识以及推广腹部推拿疗法。

关键词:腹部推拿;临床应用

腹部推拿,是以中医学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是医生运用特定手法,作用于患者腹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上,用以治疗脏腑及与脏腑相连属的器官组织疾病的推拿方法[1]。一系列临床试验报道显示,腹部推拿对许多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可以对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起到调整作用。腹部推拿作为推拿的一个重要分支,特色鲜明、理论独立。笔者所论腹部推拿,是指仅在腹部操作的推拿手法。

1腹部推拿的发展源流

腹部操作手法,最早记载于《素问·举痛论》,两晋时期,葛洪《肘后救卒方》对按腹法的记载,开启了腹部推拿的新篇章[2]。到了现代腹部推拿发展走向繁荣,形成了“骆氏腹诊推拿”和“胡氏腹部按摩”等学术流派。至今腹部推拿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保健按摩,效果明显。

2腹部推拿治疗疾病的机理

2.1腹部与脏腑的关系

从解剖学上来看:肝、脾、大肠、小肠、胆、胃、膀胱、子宫等脏腑均位于腹部,而处于胸腔的心、肺与腹部的小肠、大肠相表里,腹部推拿是在体表的相应脏腑上施予手法,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缓解病痛的效果。

2.2腹部与经络的关系

腹部与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手阳明大肠经下膈,属大肠;足阳明胃经下膈,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入腹,属脾、络胃;足少阴肾经腹部正中线旁0.5寸,且冲、任二脉均循行于腹部。故相关经络受病,必表现于腹部。腹部推拿是在体表的相应穴位上施予手法,推动气血运行;同时腹部推拿在腹部做功,产生热效应,调节冲任二脉,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4腹部推拿的临床应用

4.1腹部推拿法治疗内科疾病

4.1.1消化系统疾病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居于腹部,若后天不足、气血亏虚,病邪易客入,以致百病丛生,如果脾胃功能强健,机体正气旺盛,自有抗邪愈病的能力。现代医学认为腹部推拿法可以增进胃肠壁内微血管及淋巴的功能,同时腹部推拿轻柔缓和的力度对腹肌和大网膜的刺激,可缓解肠腔的痉挛,减轻内脏的反射痛和牵引痛,从而达到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目的。赖双玲,张卫星等[4]通过纳入符合标准的腹泻型IBS患者,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肝行气,调神解郁”腹部推拿法,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腹部不适、腹泻、HAMD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得出结论“疏肝行气,调神解郁”推拿法结合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腹泻型IBS患者腹部症状及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王金贵,王艳国[5]等对9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腹部推拿组和传统推拿组,腹部推拿组用掌按腹部中脘、气海、关元穴;揉腹,以中脘穴为圆心在中下腹部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运腹,腹部掌运神阙穴,推腹,指推腹部沿任脉循行推至神阙穴,从治疗结果看,腹部推拿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推拿法,可以得出结论,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便秘型IBS患者的临床指征,无药物源性和毒副作用的不良后果,值得临床应用。王军,王礼[6]推拿治疗胃脘痛的临床价值分析。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进行腹部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4.1.2情志疾病

情志疾病的病机多是由于肝郁气滞、心神失养所致,而肝脉循行为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腹部推拿有疏肝解郁、调养心神的作用,因而可以治疗心身疾病。房纬,赵雪圆[7]单用腹部推拿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临床观察,头颈肩部推拿组给予头颈肩部推拿治疗,腹部推拿组给予腹部推拿治疗,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3月随访的头痛影响测验及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评分。得出结论:腹部推拿在近期(治疗4周后)头痛改善度方面差于头颈肩部推拿,而远期(3月后随访)头痛改善度和生活质量改善度均优于头颈肩部推拿。张玮,李华南等[8]腹部推拿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广泛性焦虑症心脾两虚型患者60例,腹部推拿治疗组运用腹部推拿法治疗,西药对照组按照临床最普遍采用的丁螺环酮治疗,对两组受试者疗程结束后3个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量化对照比较;腹部推拿组的有效率为66.67%,西药对照组的有效率为34.78%,腹部推拿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可以认为腹部推拿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绿色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方案。

4.1.3代谢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主要原因在于嗜食膏粱厚味,日久伤及脾胃,治疗上以健脾化湿、化瘀通络为主。应用腹部推拿手法消补兼施,按揉全腹以疏通肠道,加速代谢。李丰,王之虹[9]观察腹部推拿法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腹部推拿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腹部推拿法能改善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其调脂疗效与阿托伐他汀相当,但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更强的优势。王权午,马颖桃[10]腹部推拿改善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腹部推拿,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对应指标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得出结论:腹部推拿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情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4.2腹部推拿治疗儿科疾病

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勃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小儿喂药困难,容易哭闹,因而采用腹部推拿治疗小儿相关性疾病,有很大的优势。刘金萍的[11]腹部推拿在降低食积发热患儿体温中的应用。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加用腹部推拿,每天2次。所有患儿均每2h监测体温1次,观察两组患儿体温降低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体温降低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推拿可以辅助降低食积发热患儿的体温,无副反应。许奋[13]健脾消食行气法联合腹部推拿治疗小儿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临床观察。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内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脾消食行气法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得出结论:健脾消食行气法联合腹部推拿治疗小儿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李桂华,王金贵等[12]以捏脊摩腹推脾为核心特定穴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对小儿厌食症患儿采取以捏脊摩腹推脾为核心特定穴推拿法,经过2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3.75%;食欲、食量、面色、脘腹胀满、嗳气、呃逆、大便失调等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王利芳,刘邦琴[14]中医捏脊疗法结合腹部推拿对新生儿病理黄疸的疗效。对照组采取蓝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捏脊疗法结合腹部推拿治疗,中医捏脊疗法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疗效明确,能显著降低经皮胆红素水平。

4.3腹部推拿治疗妇科疾病

女子胞为奇恒之腑,居于腹部。而冲脉、任脉均循行于腹部,故腹部推拿可以直接作用于妇科疾病的病变脏腑,同时又可以调理冲任二脉,调理人体气血阴阳,从而达到治疗妇科疾病的目的。许英姝等[15]脏腑推拿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脏腑推拿手法结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疗法。经前一周开始治疗,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结果显示:推拿结合贴敷对于原发性痛经症状的改善效果好于单独使用贴敷。

5.讨论

根据中医学理论“有诸内必行诸外”,脏腑的病变和盛衰必然会有相应得外部体征,这种相应的体征也可以表现在腹部。腹部不仅直接包括脾、肝、肾三脏和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而且腹部还与心肺二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均与腹部有着密切的联系,奇经八脉中冲、任、督三脉,同起于少腹胞中,而带脉缠腹束腰,均与腹部有密切关系。由于脏腑和经络均与腹部关系密切,所以腹部推拿可通过经络之脉直接影响冲、任、督、带四脉的功能,进而对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气血发生影响,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节脏腑,平衡阴阳,达到治疗脏腑经脉及其相连属器官组织疾病的目的。同时,腹部推拿又有强健脾胃,加强胃肠的通降消化功能,调畅气机以促进气血生成的作用。从而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腹部推拿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尤其在内科,儿科,;妇科,疾病的治疗。应注意诊治病例的观察、总结、分析、对照,搜集大量临床资料进行临床报道,通过大量的临床联合实验研究,探索腹部推拿治疗疾病的基本机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耀巍.腹部推拿法临床应用述评[J].中医外治杂志,2016,4(25):56-57.

[2]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4.

[3]骆仲达,骆竞洪.初论腹部推拿手法的特殊性[J].按摩与导引,2007,23(8):10-11.

[4]赖双玲.疏肝行气调神解郁推拿法结合西药治疗腹泻型IBS的临床疗效[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7(41):628-631.

[5]王金贵.腹部推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8,9(24):2-3.

[6]王军,王礼.推拿治疗胃脘痛的临床价值分析[J].内蒙古中医,2017,4(8):123-124.

[7]房纬,赵雪圆.单用腹部推拿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3,8:164-166.

[8]张玮,李华南.腹部推拿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2(36):441-444.

[9]李丰.腹部推拿法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临床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60-61.

[10]王权午,马颖桃.腹部推拿改善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11(12):6373,6376.

[11]刘金萍.腹部推拿在降低食积发热患儿体温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9(13):2728-2729.

[12]许奋.健脾消食行气法联合腹部推拿治疗小儿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5,7(11):61-63.

[13]李桂华,王金贵等.以捏脊摩腹推脾为核心特定穴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8):1890-1893.

[14]王利芳,刘邦琴.中医捏脊疗法结合腹部推拿对新生儿病理黄疸的疗效[J].四川中医,2015,9:176-178.

[15]许英姝等.脏腑推拿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