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楚雄州饮用水卫生问题的几点思考

/ 2

关于楚雄州饮用水卫生问题的几点思考

胡黎明白光平陈强国

云南省楚雄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科楚雄675000

【摘要】饮用水的质量与人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密切,而对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检测是确保实施水质监督的重要方式,而水质的好坏必须通过检测才能给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加强水质检测是预防饮用水安全事故的重要方法。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是针对性不强,各地区还应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制度完善。水质检测技术的提升也将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应严格规范水质检验操作并加强水质数据管理。

【关键词】楚雄州;饮用水;卫生质量

引言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楚雄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和城市饮用水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全国引用水的合格率整体水平并不高,但是如何做好楚雄州的饮用水卫生问题还应是政府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不能让饮用水事故发生在本地区,抓好饮用水检测,严格执行饮用水标准,是行政主管部门该做好的举措。

1饮用水卫生问题的现状

1.1饮用水水源污染

我国在国家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水污染十分严重,水源地水质问题不容乐观。根据环境保护部门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的调查显示,大约35.7亿立方米的水源水质不达标,占全国总水量的11.4%。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还仅仅是前几年的调查结果。我国因水源水质被污染造成的水污染事故平均每年近1000起。水污染事故占全部环境污染事故的一半以上。水污染是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楚雄地区也应关注水污染问题。饮用水的监督监测覆盖面积正在逐年扩大,经统计分析全国的饮用水监测合格率基本上维持在80%左右,而这仅仅是城市饮用水的标准,农村饮用水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

1.2加强农村饮用水的治理

农村引用水的安全形势更严峻,我国农村大约有3亿多人的饮用水不安全,其中六千多万人引用的是高氟水,两百多万人引用的是高砷水,三千八百多万人引用的是苦咸水。近两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超标。楚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农村饮用水采集监测水样888件,合格491件,合格率55.29%,不合格指标主要为总大肠菌群、浑浊度、菌落总数、肉眼可见物、锰、锌、色度、氨氮、铁、铝、总硬度、硫酸盐、三氯甲烷等。相关部门应当把农村引用水治理放在优先执行的位置上。提高农村饮用水的合格率是政府部门的首要任务。农村因水质问题而产生的疾病特别繁多,全世界80%的疾病多是因为引用水被污染造成的。饮用水的不良水质导致消化道疾病、传染病、皮肤病、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症多达五十多种。

1.3饮用水安全卫生问题面临的挑战

我国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的水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日常生活中各类生活垃圾、动物的粪便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工业废水等直接排入天然水体这是导致水性疾病产生的关键所在。要使饮用水质量合格率上升,楚雄地区也应当对医疗污水、工业废水等现象重点治理,只有在源头上进行把控,才是保证饮用水质量的有效手段。农村水质和城市水质之间的差距除了农村饮用水净化技术不够高以外,大量的化肥、激素、除草剂、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渗透也是导致饮用水污染的原因。应当在加强农村饮用水净化技术的同时,加强对各类化学物质的合理使用,在保证农民收益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化学物质对饮用水水质的破坏。

1.4引用水消毒的副产物

虽然通过消毒能使水质合格率得到提升,但也应对饮用水消毒而产生的副产物进行关注,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氯化消毒和臭氧消毒,而因此产生的消毒副产物近六七百种,很多研究者已经将消毒副产物对人健康的影响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相关研究表明氯代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与直肠癌、膀胱癌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也有研究表明饮用水的水质间接影响了白血病的发病率。防止引用水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2饮用水质量治理的建议

2.1政府对饮用水治理的举措

政府相关部门在饮用水治理中占主导地位,由政府带领进行综合治理,推动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贯彻落实与实施。地区应当对水质自检和集中式供水消毒、二次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学校和各个公共场所供水等重点环节加大管理检查监督力度。全面推进水质达标,落实饮水安全的主体责任,针对农村居民对饮用水卫生问题不够重视,卫生安全意识淡薄,重点加强农村饮用水的管理监督工作,加强农村饮用水的健康科普,安生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安全意识。特别在灾害时期应当着重预防介水性疾病流行,尽量保证灾害过后无大病。

2.2对农村和城市引用水进行对比

2017年共采集监测水样1114件,合格率61.58%,其中城市饮用水采集监测水样226件,合格195件,合格率86.28%;农村饮用水采集监测水样888件,合格491件,合格率55.29%。

城市与农村水质比较

城市饮用水采集监测水样226件,合格195件,合格率86.28%;农村饮用水采集监测水样888件,合格491件,合格率55.29%。

枯水期、丰水期水质比较

2017年枯水期监测水样557件,合格337件,合格率60.50%;丰水期监测水样557件,合格349件,合格率62.66%。

出厂水与末梢水水质比较

2017年监测出厂水450件,合格259件,合格率57.56%;监测二次供水34件,合格27件,合格率79.41%;监测末梢水630件,合格400件,合格率63.49%。

对比可见,城区和农村在丰水期饮用水水质的合格率略高于枯水期,而农村饮用水的合格率和城区还有较大差距。两者差异告诉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质的提升工作,将农村与城区饮用水质量的一致性作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目标。有关部门应当在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2.3对城乡开发建设规划

政府部门应当做好城乡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加强对生活污水、工农业废水的排放管理,尽量杜绝人为的水污染现象。完善各项饮用水净化相关制度,以及饮用水净化消毒设施,建立有效的机制监督输送水的质量,对水管、材料等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的把控。

结语

饮用水问题人们身体健康的大事,一定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对水源的保护,并且加强对饮用水净化的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对供水单位取水、净水、供水等相关流程的全面把控,对引用水安全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饮用水安全卫生问题的改善应当从点滴做起,让人民生活在变得富裕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韩丹丹.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与介水传染病流行现状[J].中国校医,2018,32(02):158-161.

[2]刘文君,王小,王占生.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从卫生、安全到健康的理念[J].给水排水,2017,53(10):1-3+61.

[3]李国钰.探究农村生活饮用水和环境卫生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8):183+187.

[4]肖林.加强生活饮用水的预防性卫生监督[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