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毒蕈中毒55例临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急性毒蕈中毒55例临床治疗分析

任俊剑赵兴彬姚玉川孙惊涛刘全军王君生

任俊剑赵兴彬姚玉川孙惊涛刘全军王君生(河南平顶山第152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南平顶山467099)

【摘要】目的通过对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救诊断;治疗经验的总结分析,提高毒蕈中毒的救治水平,以进一步深化对毒蕈中毒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5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性毒蕈中毒55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清除毒物,洗胃,导泻,常规药物,应用解毒拮抗剂;对症支持治疗,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治疗。结果经过综合治疗,联合(血液净化+血液净化),55例毒蕈中毒患者治愈81.82%,死亡3.64%。结论毒蕈中毒后采取综合抢救措施,及早行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HD)治疗疗效显著,能较好提高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毒蕈中毒治疗血液灌流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8-0186-01

毒蕈又称毒蘑菇,俗称野生蕈。农村地区自采新鲜野生蕈食用者较普遍。世界上约有毒蕈200多种,我国发现有190余种,能致死的达30余种,已知毒素有150余种,1种毒蕈可含有多种毒素,1种毒素可存在于多种毒蕈中,因此毒蕈引起的临床表现各异。严重者可致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食用毒蕈可导致中毒,并且容易误诊,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达50%~90%。为了提高毒蕈中毒的诊治水平,减少死亡率,现对我院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因食用新鲜野生蕈而中毒的55例患者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5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13例,年龄13~70岁,平均41.5岁。所有病例都有误食毒蕈及食用未煮熟蕈类的病史,食用毒蕈种类不详,均为新鲜蕈烧后食用,食用量难以准确估计。从食用毒蕈至就诊时间3h~3d,伴有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既往均体健。

1.2临床症状及体征55例毒蕈中毒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伴呼吸困难2例,胸闷、心悸8例,心电图检查异常12例,体温异常,血压异常等。腹部体征:多为中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

1.3辅助检查(1)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正常,白细胞正常35例,异常20例,尿常规:正常43例,异常12例,尿蛋白(+)~(+++),肾功能正常50例,异常5例,肝功能正常23例,异常32例;(2)心电图检查:正常7例,窦性心动过速38例,ST-T段压低4例,频发室性过早搏动6例。

1.4治疗常规治疗:(1)所有患者均给予催吐、胃、导泻、保肝、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服活性炭和硫酸镁导泻、利尿等急诊常规对症治疗。(2)解毒:二巯基丙磺酸钠0.125g肌注,2次/d,3~10d,生理盐水250ml+谷胱甘肽1.2g静脉滴注,1次/d,3~10d。55例患者中,除7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及1例患者不配合外,其余47例患者均在入院后24h内行血液灌流1次/d,每次根据病情治疗2~4h,疗程2~5d。

2结果

痊愈45例(81.82%),自动出院8例(14.54%),死亡2例(3.64%),平均住院时间7d,出院时患者肝、肾功能和血清心肌酶学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3讨论

毒蕈种类繁多,我国有80多种,其毒素成分为含有数个氨基酸的多肽,属中分子物质。主要毒素有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神经毒素、肝毒素,由于每种毒蕈含一种或多种毒素,故临床中毒症状比较复杂。食用毒蕈中毒多有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胃肠炎型,肝脏是受损的主要器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类型(肝肾损害型),以中毒性肝炎型最为严重[1]。

毒蕈中毒后应早期治疗,及时给予催吐、洗胃、导泻以加快毒物排出,洗胃越早越好,一般在摄入毒物4~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好;早期可采用大量输液,以使毒素从尿中大量排出,要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肝脏损害的患者可应用巯基络合剂;保肝、解毒、对症治疗;早期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血流灌流+血液透析),一般要求在24h内接受治疗,最好能在8h内进行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以改善预后。血液灌流是血液借助体外循环,通过灌流器(吸附剂)清除外源或内源性毒物的方法。本组所采用HA型树脂灌流器,以大孔高分子树脂为吸附剂,主要吸附分子量为0.5~5ku的物质,特别对与蛋白质结合紧密或脂溶性强的物质吸附力强。蕈毒毒素多为中分子物质,在本吸附剂吸附范围之内,如中毒导致急性肾衰或在原有的肾功能衰竭基础上又发生急性中毒,可考虑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使血液中毒素含量迅速降低,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2]。综上所述,结合以上病例,应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毒蕈中毒早期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本院收治的55例毒蕈中毒患者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者,血液净化在治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4-846.

[2]董春玲,杨庆春,国春玲.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毒蕈中毒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