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陶崇彬

陶崇彬(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药剂科118000)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2-0131-02

【摘要】灯盏花素注射液为灯盏细辛的乙醇提取物水溶液,主要成分为黄酮化合物、灯盏甲素和灯盏乙素。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对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可明显抑制糖尿病患者的脂质过氧化反应,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复杂多变,可概括为高血糖所致小血管病缺氧缺血和代谢异常两个方面。中医药在探寻其发病机理及药物的作用机理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总结国内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临床上运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髓鞘功能,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致残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检索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例,其诊断标准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运动神经病变:有肢体感觉,证见四肢末端麻木疼痛,伴有局限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感、带手套、袜套感、闪痛或刀割样疼痛,及发凉肌萎缩无力等;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腱反射、膝反射减退或消失。经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神经、腓神经有传导障碍。

1.2治疗方法保持常规治疗,控制患者饮食,使用降糖药物,使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在此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20-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毫升静脉缓慢滴注,1次/日,20天为一个疗程。

2结果

2.1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腱、膝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NCV增加>5m/s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腱、膝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肌电图NCV较治疗前增加<5m/s;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膝、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NCV无变化。

2.2疗治效果治疗后血糖、胰岛素、血脂下降明显,肢体麻木、疼痛、肌肉萎缩等临床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有效率达83.64%。

3讨论

3.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高血糖作用引起的代谢异常和血管病变,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持续的高血糖激活了醛糖还原酶介导的多元醇途径,神经内肌醇减少、山梨醇聚集,最终导致蛋白激酶介导的Na+,K+,ATP酶活性下降,神经传导功能障碍[1]。由于糖代谢紊乱导致神经内膜中微血管循环改变,一旦缺血发生,将产生恶性循环,引起原发性轴索变性和继发性脱髓鞘,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血管狭窄,使神经纤维缺血、缺氧、营养障碍而导致的神经病变。中医古籍中无相应的病名,但对其临床表现早有论述,如《王旭高医案》中记载: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丹溪心法》中描述:消渴病久可出现“骨节酸疼”。糖尿病远端对称性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筋痹”的范畴。其主要病机是由于消渴日久,阴虚燥热,煎熬津液,血粘成瘀,阻滞筋脉;或阴损及阳,寒凝血滞,气血不能通达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

3.2药理作用

灯盏花素注射液为灯盏细辛的乙醇提取物水溶液,主要成分为黄酮化合物、灯盏甲素和灯盏乙素。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对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灯盏花素可明显抑制糖尿病患者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抗自由基及过氧化物对细胞的损伤;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及ATP的合成以及抗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以达到保护细胞的效果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抗血栓形成,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组织的供血量、降低组织耗氧量和组织代谢、抗疲劳、抗应激、抗炎,调节代谢和促进再生。高血糖可通过与体内蛋白质的非酶糖化作用引起微循环的障碍[2],近年的研究表明在蛋白质非酶糖化时,反应物的分子中同时也伴有氧化—还原的反应过程,即蛋白质糖化过程中有氧化机制的存在[3、4]。

3.3不良反应

红斑样药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患者自觉颈部皮肤搔痒,皮肤红痒渐次蔓延至面部、头皮、肩部、上肢及前胸等,从不良反应病例中可以看出患者多属于中老年人,老年患者肝、肾对药物代谢减慢,因此更易发生不良反应。灯盏花类注射剂是从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由于中药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在提取过程中可能存在蛋白质等大分子抗原物质,而现行的灯盏花类注射剂质量标准尚缺乏对其杂质的检查项目,并且在制剂过程中要添加助溶剂、稳定剂,临床上增大剂量、改变或减少稀释介质、滴注速度等都是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直接影响灯盏花类注射剂的疗效,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

参考文献

[1]南登崑,缪鸿石.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8-99.

[2]VigilanceJE,ReidHL.Glycaemiccontrolinfluencesperipheralbloodflowandhaemorheologicalvariablesinpatientswithdiabetesmellitus[J].ClinHemorheolMicrocirc,2005,33(4):337-346.

[3]陈小夏,何冰,灯盏花素对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2):5-6.

[4]赵锦国,张爱英,于志强.灯盏花素对高黏滞血症并发血脂异常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05,4(4):239-240.

[5]王祖凤,况兵,灯盏花素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