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工课程学习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1

浅谈电工课程学习方法

姚艳

姚艳陕西省铜川市技工学校727031

课堂教学导入的教育功能,在于激发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进间达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好的语言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够奠定整个课堂教学艺术成功的基调。

导入的方法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识基础,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对《电工基础》的教学,本人总结出以下方法:

一、生活经验引入法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点,教师运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联想,自然地导入新课。

例如,照明电路为什么忽明忽暗?电力系统中的雷击是怎么一回事?而短路跳闸时电力系统中又会产生哪些异常?电费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都能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就是身边经常遇见的现象,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演示实验引入法

演示实验是展示电工教学魅力的手段,它能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为理解和掌握好新知识创造条件。

例如“自感现象”一节,教师先安排两个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学生往往由实验产生一系列的疑惑。至此,教师适时引入课题:为什么电路中开关动作的一瞬间灯泡会亮,而动作后灯泡又会自动熄灭呢?以些为主要任务,学生就会不自觉地主动地融入到你所创设的课堂气氛中。

三、设问引疑法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在教学之始,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目标性的提问,具有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串联谐振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大家都用过收音机吧?普通收音机如何调台?调台时到底调的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收音机杂音较大,而有的却很小呢?”短短的几个似懂非懂的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倾刻活跃起来,并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之中。本节课就可沿着这几个问题逐渐展开。

四、以旧拓新法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到高级这一客观规律的。学生学习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课,这是常用的方法。

例如讲基尔霍夫定律时可以这样引入:先列出一简单直流电路,要求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解题。然后教师将电路结构稍加改变(变为复杂直流电路),再要求他们分析。此时学生肯定都试图分清各电阻之间的关系,正处在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都跃跃欲试,但也都欲言而不能。

五、探究式课堂教学法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这一步骤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思维最艰难的阶段,但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学生需要对大脑里存储的知识、经验、形象等信息进行提取、加工、选择、组合,通过大量的思维活动,特别是探究性思维活动,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开始,学生可能一度思考不下去,如在“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教学中,学生一下很难想出单相电源与三相对称电源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适时引导,教给学生思考方法。

七、注意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获得整个系统知识,也不可能在探究知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每次都是科学的。为此,学生们在课堂探究结束后,必须反思自己学习的行为、所获取的知识。在每节课结束后,都要问一问: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最成功的探究方法是什么?通过反思,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规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总之,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在教学准备阶段,要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前后内容的联系,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要引起学生积极思维,自然地引入新课内容。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使“校本研究”这一高深的工作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