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P治疗脊柱转移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PVP治疗脊柱转移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

刘宇杰

刘宇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R73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005-02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脊柱转移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6年-2010年采用经皮椎弓根穿刺病变椎体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治疗脊柱转移肿瘤26例38个椎体(胸椎10个,腰椎28个)。男12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69岁。结果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心、肺、脑血管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9例15个椎体有不同程度的骨水泥泄漏。术后1周统计18例疼痛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轻度缓解,2例无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2分降至平均29分,有效率为88%。结论PVP治疗脊柱转移肿瘤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缓解疼痛明显,防止椎体塌陷压迫脊髓,是很好的脊椎转移肿瘤姑息性治疗方法。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转移肿瘤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技术,自1987年Galibert等[1]应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颈椎血管瘤获得成功后,1989年,Kaemmerlen等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脊椎转移癌,疼痛缓解率达80%。近年来逐渐推广应用于脊椎血管瘤、骨髓瘤、嗜酸性肉芽肿、椎体淋巴瘤、椎体转移性恶性肿瘤及原发恶性肿瘤,受到广泛认可。我院自2006年~2010年,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26例脊柱转移肿瘤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6例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78岁,平均69岁。全部病例经X线、ECT、CT或MR证实均为脊椎转移肿瘤,其中单椎体17例,2个椎体6例,3个椎体3例;胸椎6例,腰椎16例,胸椎合并腰椎4例。原发肿瘤为乳腺癌8例,肺癌7例,前列腺癌5例,肝癌3例,宫颈癌2例,甲状腺癌1例。10例原发肿瘤已手术切除,术前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症状,5例下肢麻木,3例下肢肌力下降。

1.2手术方法俯卧位,垫高上胸部及双侧髂部。C臂机定位,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单侧穿刺经椎弓根入路,穿刺针与人体矢状面成角约15°~20°,正侧位观察注射部位和穿刺针的位置,穿刺针至椎体前1/3处,针尖位于中线附近,并将斜面指向对侧。将调配好的骨水泥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浆糊期透视下注入,每次注射0.5~1.0mL,观察骨水泥的分布情况,直到骨水泥达到椎体边缘为止。单侧注射扩散不能充填至椎体对侧,可行另一侧穿刺再灌注。每个椎体注入约3-6ml。注射时密切观察灌注剂扩散趋势,发现灌注剂渗漏至椎体后缘或椎旁静脉丛时,立即停止注射或调整针尖方向和深度后再作注射,注射完毕后即可拔出穿刺针压迫3~5分钟,用无菌敷料覆盖。术中应注意监测血压。

1.3术后处理注射骨水泥后观察10~15分钟,待骨水泥完全固化搬动病人,术后24h后腰围保护下离床功能锻炼。一般不须使用抗生素。

1.4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评估参照WHO标准:完全缓解(CR)指治疗后完全无症状;部分缓解(PR)指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影响,能正常生活;轻度缓解(MR)指疼痛较前减轻,但仍较明显,睡眠受影响;无效(NR)指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

2结果

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心、肺、脑血管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9例15个椎体有不同程度的骨水泥泄漏。术后1周统计18例疼痛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轻度缓解,2例无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2分降至平均29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效率为88%。随访2~18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6-10月死亡5例,其余患者原有症状未见复发或加重。CT随访亦未见病变椎体有进一步压缩现象。

3讨论

脊椎转移肿瘤手术创伤大,难度大,并发症多,如转移癌椎体切除重建术易使局部肿瘤扩散;多发病灶发现时多已失去手术机会,如多灶性的骨髓瘤常无法彻底切除融合;单纯放疗疼痛缓解较慢,治疗时间长,削弱骨重建能力,造成椎体塌陷引起瘫痪等并发症,如骨髓瘤在放疗后造成椎体塌陷使神经受压的危险性增加,且椎体广泛破坏后放疗则是无效的;单纯化疗、激素治疗、生物治疗及核素疗法等有一定副作用,疗效不佳。而PVP是一种脊柱非血管介入的微创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能应用于多部位多病灶,缓解疼痛快,疗效稳定,并发症少,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椎体溶骨性肿瘤[2],包括椎体血管瘤、骨髓瘤、嗜酸性肉芽肿、椎体淋巴瘤、椎体转移性恶性肿瘤及原发恶性肿瘤。手术是在放射影像导引下经皮穿刺并将骨水泥注射到病变椎体,从而达到快速止痛、增加椎体强度和栓塞瘤体治疗肿瘤的作用。溶骨性的椎体恶性肿瘤,注入PMMA的同时还可做肿瘤活检。通过PMMA的热作用和毒性作用,使肿瘤组织坏死。必要时后路椎板减压,不切除椎体,使手术难度和风险降低。

本组选择病例均为溶骨性转移肿瘤,无凝血功能障碍和椎体局部感染,对PVP器械材料不过敏,椎体后缘完整无骨质破坏,压缩程度不超过75%,椎体无肿瘤扩散致硬膜囊及神经根压迫,也无肿瘤侵入硬膜外腔造成椎管容积变小的情况。Deramond等[3]对234例患者进行了PVP,其中10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80%以上取得明显止痛效果,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统计PVP止痛有效率在80%~95%[4]。本组患者26例中有23例症状缓解,有效率达88%,且止痛作用起效快,在12-36小时内症状明显改善。骨水泥聚合硬化有助于加强病变脊柱的稳定性,防止新的进一步的椎体塌陷,本组患者CT随访全部病变椎体均未见进一步压缩现象。长期随访显示,单独PVP治疗无放化疗的病例仍有2/3疼痛持续缓解。

Tohmeh等[5]分别从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强化椎体,椎体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强化前,双侧明显高于单侧;另有学者[6]对比单侧注射法与双侧注射法,显示椎体内骨水泥的分布状况、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等方面无明显差别。我们体会一般单侧注射即可,本组38个椎体仅6例采用双侧注射法,选择肿瘤范围明显超越椎体中线时双侧注射。双侧注射法明显延长了手术的时间、风险和X线辐射量。本组骨水泥的注射量为3~6mL,应用显示PVP治疗止痛效果与骨水泥充填比例关系不大,增加骨水泥量同时也增加骨水泥的渗漏等并发症[7,8]。文献报道胸椎平均5mL,腰椎7mL为上限,但仍应尽可能地充盈椎体,增加稳定性预防椎体塌陷的发生。由于骨水泥的细胞毒性和占位效应,阻断了局部肿瘤组织的血流,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使周围组织中神经末梢敏感性下降,另外骨水泥在聚合反应时产生的热能(峰值可达到53度至93度),灼伤组织内的末梢神经,减低痛觉,使肿瘤组织坏死,防止肿瘤细胞进一步扩散。

PVP治疗脊柱转移肿瘤创伤小,操作较简单,缓解疼痛明显,防止椎体塌陷骨折压迫脊髓,能有效缓解椎体溶骨性转移瘤引起的疼痛,增加椎体强度,提高脊柱稳定性,联合放疗化疗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很好的脊椎转移肿瘤姑息性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GalibertP,DeramondH,RosatP,etal.Preliminarynoteonthetreatmentofvertebralangiomabypercutaneousacrylicvertebroplasty[J].Neurochirurgie,1987,33(2):166-168.

[2]徐宝山,胡永成,唐天驷,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溶骨性肿瘤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2):95-99.

[3]DeramondH,DepriesterC,GalibertP,etal.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withpolymethylmethacrylate:technique,indicationsandresults.RadiolClinNorthAm,1998,36:533-546.

[4]AnnK,MaryE,JacquesE,etal.Unilateraltranspedicular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initialexperience.Radiology,2002,222:729-736.

[5]TohmehAG,MathisJM,FentonDC,etal.Biomechanicalefficacyofunipedicularversusbipedicularvertebroplastyforthemanagementofosteoporoticcompressionfractures.Spine,1999,24(17):17721776.

[6]AnnK,MaryE,JacquesE,etal.Unilateraltranspedicular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initialexperience.Radiology,2002,222:729-736.

[7]孙刚,丛永健,张康莉,等.应用国产药械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540-543.

[8]陆军,张贵祥,范黎,等.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