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骨化性肌炎2例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髋关节骨化性肌炎2例报告

王美娇林艳

王美娇林艳

(浙江台州恩泽医疗集团浙江临海317000)

【关键词】脑梗塞脑出血骨化性肌炎

【中图分类号】R68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313-02

1临床资料

病例1.1

患者,男性,70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4小时”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入院时查体:神志清,言语含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听诊未及罗音,心律齐,腹平软,无压痛,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0级,病理征阳性。诊断为“急性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高血压病”。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平稳转入我科进一步行康复治疗。转入时查体:神志清,精神偏软,言语含糊,双肺听诊未及干湿罗音,心律齐,腹平软,左上肢肢体肌力1级,左下肢肢体肌力2级,左侧肢体病理症阴性。1月余前家属自行为患者行左下肢被动关节活动,在活动被动活动过程中因用力过猛拉伤左髋关节,患者当即感左髋处疼痛明星,呈持续性刺痛,约1小时后出现左下肢肿胀,急查下肢B超及左髋关节X片未见明显异常,予冰袋冷傅,塞来西布胶囊止痛等治疗。10天后复查B超示:左大腿跟部杂乱回声。17天后查左髋部CT示左侧髂腰肌、缝匠肌、股四头肌骨化性肌炎可能。1月后复查骨盆及左髋关节X片示:左髋关节周围骨化性肌炎。现患者左髋处被动活动时痛性受限,约0-30度,大腿跟部内侧可及一大小约5×6cm肿块,推之不能活动。

病例1.2

患者,男性,74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2天”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入院时查体:神志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肢体肌力检查不合作,病理征阳性,心肺听诊无殊。诊断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高血压病”。经治疗后患者神志转清,病情平稳转入我科行康复治疗。转入时查体:神志清,对答可,双肺听诊未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右上肢肢体肌力2级,右下肢肢体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右侧肢体病理症阴性。期间行康复训练时不慎摔倒,扭伤左髋关节,当天急诊X片未见异常,予局部冷傅20分钟,后行肢体被动活动时均诉右髋关节疼痛,14天后查右髋部CT示右髋外侧肌肉骨化性肌炎可能。1.5月后复查右髋关节X片示:右髋关节周围骨化性肌炎。

2讨论

骨化性肌炎为进行性骨质结构于肌肉、结缔组织内沉积所引起的肌肉硬化,病理组织以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伴有大量的新骨形成,同时还可以有软骨形成,属于异位性骨化,可导致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1]。骨化性肌炎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并不确定,现代研究主要有以下原因引起1.外部创伤。据文献报道大约有70%以上的病例曾有过外伤史[2],外伤可致局部血肿,轻者仅有少量骨骼肌及胶原纤维层撕裂,重者可导致大面积骨折,肌肉严重受损。2.存在基因表达缺陷的间叶细胞,这种细胞接受适当的信号后可形成骨样或软骨样细胞。3.损伤信号的发出,这种信号可能是损伤组织细胞周围的反应性炎症细胞分泌的信号蛋白。4.存在连续发生骨化组织的环境因素。骨化性肌炎最常受累的部位是在骨表面有较为广泛附着点的肌肉如股四头肌及股内收肌等。是人体修复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需要经历创伤、炎症、肉芽组织形成和异位骨化4个阶段。早期经历创伤,肌肉组织严重炎症或坏死出血且形成肿块类软组织,周围软组织相应肿胀增生,但未形成钙化、骨化,临床主要表现常为疼痛、肿胀,局部皮温升高,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医务人员忽略,但如果同时伴有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升高应高度引起重视。中期病变组织的边缘出现点状、带状、花边状及蛋壳状的逐级加重骨化钙化,体表肿块增大,此时如行CT等检查阳性率就会明显增加。后期整个病变组织全部骨化,成熟后包块呈典型的三层分布,中心为出血层,可见间充质细胞、吞噬细胞和含铁血黄素,中间层为萎缩肌纤维层,以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为主,外层为骨化层,有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进行骨的改建[1]。骨化性肌炎尚无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后期的治疗多主张手术清除异位骨化组织,但手术清除后关节功能的恢复仍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该两例患者多有明确外伤病史根据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诊断能明确。骨化性肌炎在治疗上无特效药物,重在预防,对于脑中风患者因患肢感觉减退,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保护,关节活动尽量在无痛范围内,不宜超过关节被动活动度,家属给予患者行肢体活动时须有康复科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暴力损伤引起骨化性肌炎。

参考文献

[1]洪勇.儿童肘关节骨化性肌炎两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第27卷第9期2012(9):872.

[2]郭振业.骨化性肌炎的研究新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第19卷,第7期,2013(7):629-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