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之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之护理对策

吴玲玲潘丽文郑嘉榕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116001

摘要:无创机械通气由于无需插管,避免建立人工气道和有创通气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能明显升高PaO2,降低PaCo2,增加脑组织供氧量,其应用指证越来越广,对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之护理越来越受到护理界同仁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的护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护理对策

无创机械通气由于无需插管,避免建立人工气道和有创通气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其应用指证越来越广,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发作、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重症哮喘发作等,其中尤其对COPD急性发作导致的高碳酸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最为普遍[1]。对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之护理越来越受到护理界同仁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的护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无创机械通气前干预

1.1入院时宣教

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理状态、身体状况、患病种类及治疗经过认真分析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入院宣教让患者了解住院环境、主管医师及护士情况,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讲解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方法,作用、目的,指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

1.2了解患者的支持系统

使用无创呼吸机时,护理人员不仅应关心体贴病人,及时提供感情和信息支持,而且要全面了解病人的关系网,积极鼓励其家属、亲友、同事、领导经常探视给予情感上的安慰与关爱,生活上的帮助与照顾,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爱及自己的生存价值,激发对生活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心理干预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对病人热情、诚挚、关心、体贴,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对首次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应解释使用的目的、方法,以免引起病人紧张、恐惧心理[4]。应明确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切不可说出消极的语言而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

2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

2.1一般护理

对于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病人,①做好心理护理,向其介绍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方法,目的和注意事项,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取得配合;②嘱咐病人使用前尽量把痰液咳出;③根据病人选择大小合适的口鼻面罩,呼吸机接好后,询问病人是否合适,直到有效呼吸为止;④改变卧位时,要防止口鼻罩移位漏气;⑤脱机期间,教会病人做有效的腹式呼吸方法,如缩唇式呼吸,为脱机做准备[3]。

2.2保持气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确保机械通气效果的关键。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病人因意识模糊自己不能有效的咳痰,如听到病人的痰鸣音或者咳嗽应及时吸痰,即“按需吸痰”,而不是“遵医嘱”或者“按时间”等按时吸痰,因吸痰频繁可导致不必要的气道黏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畅,通气量降低甚至窒息,所以应准确、适时吸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人使痰液稀释后便于咳出或吸出。

2.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SaO2

初次使用呼吸机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人机对抗,调节呼吸模式、吸气期正压(IPAP)和呼气期正压(EPAP)的参数到与病人适应为止[2]。要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神志是否清醒,语言是否清楚,可在脱机休息时询问1~2个简短的问题来证实。如“你叫什么名字,年龄多大?”对于烦躁不安、不能入睡的病人禁用安定、氯丙嗪等镇静剂,以免抑制呼吸中枢,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可予东莨菪碱0.3mg肌注。使用机械通气后,SaO2可恢复到90%以上。若一直稳定的SaO2指标突然下降,呼吸变快,应积极查找原因:①是否痰液堵塞气道;②是否因躁动出现口鼻罩移位漏气;③氧气供应是否正常,是否有氧压过低或者是供氧管道挣脱。

2.4并发症的护理

①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胃肠道胀气,饭后应停用无创呼吸机30min,防止呕吐;②口鼻罩的松紧带固定适宜,防止面部压伤;③呼吸机管道1周消毒1次,呼吸薄膜每周更换1次,防止院内交叉感染;④注意观察口腔粘膜情况,若发现口腔内有白斑或白膜时,应警惕是否有真菌感染。

2.5加强安全的护理

此类病人常有烦躁不安、行为错乱的表现,因此要加强安全,床旁加护栏,派专人守护,将危险的物品如刀、剪、等物品藏好,不睡靠窗的床,以免发生意外[5]。

2.6营养支持

给予病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饮食。呼吸衰竭病人比一般人的能耗增加20%,而肺性脑病病人进食不畅,护士应配合家属,鼓励病人进食,对于病情危重而意识模糊的病人,条件允许者可行全静脉营养支持,以保证每天的热量供给。

3小结

无创呼吸机提供双水平正压辅助通气,吸气时较高的PEEP可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降低呼吸功和氧耗,减轻呼吸肌疲劳,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气体在肺内分布不均的状况,促使肺泡中的氧向血液弥散,减少生理无效腔(VD)[6],防止上气道软组织及细支气管的气道陷闭,缓解内生负压对气道的关闭作用,改善通气,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陷;改善弥散功能,使肺泡内CO2有效排出,从而达到提高PaO2,纠正低氧血症,降低PaCO2潴留。应用无创通气技术可以缩短COPD急性发作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缓解呼吸肌疲劳,使通气和呼吸形式得到改善,显著减少气管插管率、住院死亡率,治疗效果好,患者依从性好,并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且操作简单,护理使用、监护方便,相关并发症少。同时护理人员对无创通气的认知及操作熟练程度与无创通气的成功率密切相关,及时清除痰液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

参考文献:

[1]胡国萍.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J].中国呼吸与危重杂志,2004,3(3):176.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

[3]许金美,第耀明.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护理7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10.

[4]靳玉娇.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呼吸与危重杂志,2004,3(3):188.

[5]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11.

[6]陈荣昌,张秀燕,何国清等.改进的面罩对无创人工通气死腔效应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