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陈琳

天津财经大学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确立,决定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内在耦合关系。借力创新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改进教学方法模式,完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是落实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本路径。

关键字:创新创业;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创业已成为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完整的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支撑。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最重要力量。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改革创新原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1]。

(一)借力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理念的培养与形成,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还未落实到行动层面。从理念到行动,中间需要多元化的转换载体与路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在注重理念教育的同时,主动搭建理念转换成行动的平台,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第一,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创新创业意识。一是强化教学实践训练课程。高校要把实践教学作为链接学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训的通道,实现专业知识、创业能力与适应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整合各类实验室、虚拟仿真中心、创业实验室和训练基地等现有实验实习场所,推动校际实验教学平台的共享,提高现有平台的效益。二是拓展校外实践训练平台。高校要主动对接当地科技创新资源,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善于利用政府和企业的各类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促进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三是学校聘请有一定条件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或同本校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合作,共同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

第二,依托各类学科竞赛,培育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一是以学校、省市、国家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依托,以科研立项为支撑,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二是以“挑战杯”系列赛事为龙头,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拟竞赛体系,形成“班级—学院—学校”三级参赛机制。由于“挑战杯”系列赛事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号召力越来越强,可以吸引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参与这项高规格模拟训练,从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三是组织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近些年来,由不同部门举办的不同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层出不穷,可以与企业协同遴选创业项目,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参加比赛提升其创业技能,获得创业机会。四是支持高校学生自发组织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支持学生组织举办各类创意大赛、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计划书等专题竞赛,自发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第三,借力创业孵化载体,鼓励学生创业实践。近年来,政府、学校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建立创业社区、创业联盟和大学生创业园、基地等创业孵化载体,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前期创业实训、创业辅导的基础上,以各级各类创业比赛获奖项目为主体,让学生注册创办自己的公司,鼓励和引导学生创业实践。高校可聘请企业家、指导教师、风险投资家等组成导师团队,给予全程辅导;善于利用政府引导资金、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等为创业企业提供无息低息或无抵押小额贷款帮助学生创业实践。

(二)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构建学生创业素质养成体系

文化是一个共同体生存与发展的深层动力所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作为多元利益相关者的集合而形成的共同体,如果要维持该共同体的长期维系,应注重在文化层面积淀出符合其发展的特征。

第一,精神文化。首先,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利益相关者必须把创业人才培养视为国家使命和应尽职责,让他们在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中产生共鸣,在追求的价值、共同的目标、协调的行动上达成一致,才能在价值追求的行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注重创新创业理念的引导和传播。高校在规划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特别注重学生敢于冒险和不怕失败等创新创业必备素质的培养,将企业家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形成鼓励创新创业的导向,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精神的追求。

第二,制度文化。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执行是营造和积淀文化的关键点,协同各方要注重发挥制度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使制度的刚性成为塑造创新创业文化的稳定渠道。大学要设计具有竞争性和优越性的制度,以制度不断激励和引领广大师生共同创新,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文化、一种自觉。各相关主体一方面要通过制度来保障自身在价值追求中的利益,以调动各方参与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要在内部制度建设中有机融入创业导向元素,通过制度设计来激励和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第三,行为文化。高校要重视和借助学生社团组织的纽带作用,利用第二课堂打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品牌,此举不仅可以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而且可以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高校可以共享协同各方资源的优势,开展创新创业主题教育打造多层次、系列化、有影响的校园创业文化活动体系,以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欲望,促使师生从“砰然心动”到“毅然行动”,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崇尚创新、崇尚创业的文化品质,从而乐于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去。

(三)改进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普及教育,可以采用创新学分模块,以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或者嵌入其他课程的方式进行;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可以利用限选课、选修课或业余专修课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创业能力培训,大学阶段的后期可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嵌入技术创业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普及课程宜采用大课的方式,提高普及率,辅之以课外作业、小组讨论等个体或小组的学习,保证一定的效果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以创业班或团队为单位小范围组织教学,注重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后期以企业导师的“工作室化”培养模式,甚至是双导师的“现代学徒制”的等实战方式进行[2]。

(四)完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全面监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

评价与监控机制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与学双向环节的实际效果进行有效的考核、评定、检测,规范和引导师资队伍的教学行为,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3]。

第一,对师资队伍的评价。在评价中首先由教师进行自评,有利于提高收集到的评价信息的质量,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有利于被评价教师本人发现问题并主动改进和提高。同时,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素质技能等也都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好教育方面的各种工作。所以,教师评价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原来对教师工作的简单鉴定、认可、判断、证明和区分,而是注重为教师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信息、咨询和改进的建议。这样,既有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指标,又有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成效等指标,形成“态度、能力、实效”三维一体的评价机制。在对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能力及相关成果、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等进行评价时,注重定性与定量、内部与外部、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第二,对学生群体的评价。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引导和激励。但传统的学生评价太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把测试作为评价的唯一形式,忽视了人文性,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提高其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引导其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三,对课程体系的评价。课程体系的评价从总体上来说,就是要由原来的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切换到现在的主要针对学生的“学”。好的课堂要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要明确地提出学习任务及目标,要让学生明白这堂课要学什么,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与目的。在评价过程中,根据学习任务及目标提出明确与否,恰当与否,有针对性与否及学生完成情况和效果的好差给予适当评价,分出等级。

综上,借力创新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改进教学方法模式,完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是实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周祖翼.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3(08):42-43+47.

[2]周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41-143.

[3]徐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J].江苏高教,2009,(0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