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哮喘患儿中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健康教育在哮喘患儿中的护理效果

张宝焕

张宝焕(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人民医院内儿科云南曲靖655700)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哮喘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急诊次数、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急诊次数、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均大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儿给予整体健康教育,可降低急诊次数、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促进疾病治疗。

【关键词】哮喘患儿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276-01

我院于2010年5月2日-2012年7月3日对部分哮喘患儿给予整体健康教育,其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6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男4例,女2例;年龄4-11岁,平均(5.25±2.23)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3.11±1.12)年。同时选取同期哮喘患儿4例作为对照组,男3例,女1例;年龄3-10岁,平均(4.78±2.432)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3.32±1.01)年。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哮喘疾病的相关知识,讲解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重要事项,介绍主要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技术,使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及其治疗有个大概的了解,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此外,需加强出院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急诊次数、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定量资料均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急诊次数、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均大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效果对比(x-±s)

组别例数急诊次数发作次数住院次数

对照组42.78±0.678.01±1.562.25±0.61

观察组61.13±0.23*3.56±1.45*1.00±0.3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探讨

小儿哮喘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约为2.0%,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1]。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与环境及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动物皮毛、尘螨、花粉等一些过敏源也可有诱发哮喘。小儿哮喘需要长期治疗,且即使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其仍有可能反复发作。因此除了对哮喘患儿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外,还应加强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使患儿及其家属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哮喘反复发作。整体健康教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哮喘发作不仅给患儿生理带来较大的痛苦,而且对患儿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鼓励与安慰患儿。加强健康宣教,使患儿掌握正确的预防哮喘发作方法,缓解其紧张、恐惧、不安等多种不良心理。同时,应对患儿疾病治疗中的表现给予肯定与表扬,提高患儿的自信心,使其自觉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操作。

(2)参照患儿不同的年龄及接受能力,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如印发与哮喘疾病相关的画册,发放患儿及其家属手中,同时配以形象生动的视频,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相关的哮喘知识,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患儿及其家属能够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正确、客观的看待疾病,自觉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操作。患儿出院后,需加强随访,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加强对症治疗,每月组织两次以上的疾病知识讲座,全方位地给予健康教育[2]。

(3)指导患儿进行自我管理,防止或者减少其接触过敏原,加强防寒保暖工作。叮嘱患儿少接近植物与动物,禁养花草与宠物。室内必须保持干净清洁,患儿床单与被套等需定期更换。患儿哮喘发作前,常产生流涕及鼻塞等多种症状,对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儿及其家属如何识别哮喘发作先兆,使患儿能够在哮喘发作前及时用药,防止出现严重的哮喘发作现象[3]。

(4)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主要的治疗方法,告知其疾病发作期需注意的重要事项。小儿哮喘通常选择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对此,护理人员需告知患儿及其家属准确的吸入方法,并向其讲解该治疗方法在哮喘预防及控制中的重要作用。部分家属可能担心应用此方法治疗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此,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糖皮质激素属于抗气道炎症药物,是目前治疗小儿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其可以降低小儿哮喘的发作率,避免气道重塑[4]。同时,该药具有起效快、对全身影响小等多种优点。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介绍该治疗方法的成功案例,解除患儿及其家属心中的疑虑,使患儿及其家属能够自觉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操作。

(5)给予必要的饮食指导,告知患儿及其家属正确、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多食用蔬菜与水果。若患儿对高蛋白食品如鱼虾等过敏,则需禁止食用这类食品。此外,应告知患儿少食或者不食辛辣、酸性较强的刺激性食品。

(6)加强体育锻炼的指导,告知患儿及其家属适当锻炼的重要性,但需控制运动量,避免运动量过大,禁止剧烈运动,以免刺激哮喘发作。哮喘患儿的体育锻炼通常选择慢跑或者游泳等运动项目,这些运动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部功能,提高肺部能量,增强患儿体质,避免或者减少呼吸道感染,降低哮喘发作的概率,对患儿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5]。

总之,对哮喘患儿给予整体健康教育,可降低急诊次数、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促进疾病治疗,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福隆,叶作文,叶震文.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气雾剂结合健康教育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5):63-67.

[2]刘琪军,陈敏.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0,2:162-163.

[3]王宇军,肖庆玲.健康教育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及其效果评价[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22):191-193.

[4]李变英.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4A):936.

[5]黄波.循证医学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护理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9,49(28):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