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浅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常瑞玲

常瑞玲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十四中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而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

课堂45分钟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首要载体。教师和学生交流最多的是在课堂,因此,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至关重要。应如何让课堂45分钟充满乐趣呢.

一课堂教学导语要精心设计

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总觉得好懂,因而缺乏学习热情。而良好的导语就像戏剧良好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更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进而开启思维大门,点燃智慧火炬。所以,导语设计要精心新颖,因文而异。比如,讲朱自清的《背影》时,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根据平日的感受谈谈父母对他们表达爱的特点有何不同。对此大家都很感兴趣,积极发表意见。看到同学们兴致正浓,我又提出:“那么朱自清先生的感受又如何呢.是否与大家有同感.”经这样一问,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想尽快从课文中寻到答案。这称之为“引发感受激起共鸣型”。又如,在讲《死海不死》一文时,我运用实验的方法。把鸡蛋放在盐水中,鸡蛋漂浮在水面上不沉入水底。同学们看完实验后我说:“在亚洲,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的地方,有一个湖泊,人掉进去就和这水中的鸡蛋一样漂浮在水面上不沉入水底,你们想知道原因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死海不死》这篇课文。从文中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热情鼓动型、质疑激趣型等等,现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经过精心设计导语,使得语文课一开始就能触及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课堂教学过程要讲求艺术性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也应该努力使自己的课上得最有艺术性,同时也唯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内容设计的艺术性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所以教学内容必须有取舍,这里就存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艺术。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才智,调动知识积累,带着文化积淀去研究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最后做出取舍。经过实践,我认为语文课上教师主要讲三点,即重点、难点、基点。“重点”是体现教学目标的内容要点;“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不突破它,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基点”是指一篇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点。除此之外,从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出发,还要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上多下工夫,选一些好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平时也多扩充一些文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得以熏陶。这样经过设计的教学内容有了艺术性,对学生而言是新鲜的,让他们感兴趣的,因此学起来自然津津有味。

2.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具体表现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因文而异,不断变化。这样才会有“常上常新”的感觉,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的方法有很多,其总体原则是:

(1)传授知识和训练思维相结合。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我以为思维能力尤其重要。所以讲课时,力戒“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是精心设计一些耐人寻味的小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即“设疑”。然后恰当地点拨和启发他们思考,即“启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之下解决了问题,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之后,主动地继续寻找问题,即“激疑”。学生在一系列的释疑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所以语文课的气氛往往是热烈的、轻松的、愉快的。

(2)传统教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学语文重在感悟、领会,因此传统的诵读、评析、指点等方法不可缺,但现代教学呼唤教学手段的改革。于是我积极引入了现代化的手段。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为了让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理解得更透彻,我专门给学生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段的录像,让学生对照电视录像结合文章来分析。有了生动的画面形象,学生很容易就总结出了几个人物的性格,这样变换形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容易、深刻。

(3)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相结合。以往教师教、学生学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位置,久而久之难免心生厌倦,所以我大胆尝试让学生和老师转换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过把“老师瘾”。具体做法就是利用自读课,提前让学生充分“备课”,到时抽签决定谁来给大家讲课。方法一经提出大家情绪高涨,都认真准备,届时下面的同学积极配合,认真听讲回答问题,有的还难为“小老师”拼命寻找问题。而“小老师”面对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还能做到处惊而不乱,有的问题答得还很圆满。这样的实践课,学生既感兴趣,又从各方面受到了锻炼,效果非常明显。

3.教学评价的艺术性

科学恰当的课堂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信心和进取心,尤其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可能因此使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教师首先要讲求评价的准确性。课堂评价要客观、公正、准确。同时,评价要具有热切的激励性,当学生反馈信息有误时不能作简单的否定性评价,否则就会像“倾盆冷雨”浇灭学生“求知的火苗”。此时此刻,教师的态度应和蔼、委婉、含蓄、带有鼓励和安慰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更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课堂教学结尾应是“省略号”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学结尾要精心设计一些思考性操作,让学生自觉讨论探求,学生学习兴趣陡生。在教学结尾时,采取质疑、设置悬念等方法,不但让学生回味无穷,而且还会激发学习下文的兴趣。因此课堂教学结尾常用“省略号”,日积月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