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3

护理程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曹艳(湖北省枝江市疾病控制中心湖北枝江4432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153-02

【摘要】针对我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制度执行不严、责任心不强、沟通能力差、专业技术水平偏低等问题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目标,落实具体措施,同时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调,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护理程序的应用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切实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护理安全护理程序安全管理

【Abstract】aimatmysectionexistenceofinsecurityfactor,suchasnursingpersonnellawconsciousnessweakthin,systemperformancenotstrict,theresponsibilitybenotstrong,communicationabilitybad,professionthelowetc.problemofthetechniquelevelcarryoncomprehensivevaluation,andaccordingtoactualcircumstanceestablishmentcorrespondofsafetymanagementtarget,implementationconcretemeasure,strengtheninthemeantimewithothersectionroomofmoderate,definitereceivedgoodeffect.Practicecertificate,nursingprocedureofapplicationcanmoreavailablycarryonanursingsafetymanagement,withmaximumlimitdecreasenursingmistaketroubleanddisputeofoccurrence,practicalbringtroubleservice.

【Keywords】nursingsafety;Nursingprocedure;Safetymanagement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2]。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患者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笔者将护理程序引入护理安全管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呼吸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与体会介绍如下。

1评估

针对科室每位护士平时自己工作中发生或发现的问题和近几年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缺陷以及从其他科室获得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1护理人员的因素(1)法律意识淡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执行不严,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部分护士在工作中不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安全执行医嘱制度等,未按级别护理巡视患者。(2)责任心不强,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由于护士严重缺编,工作量大,长期超负荷工作,收入又偏低,使护士身心疲劳,不安心本职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给患者带来不安全的隐患。(3)沟通能力差,缺乏良好的交流技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护士缺乏社会经验和交流技巧,不能很好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由于护理工作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更多的交流,无暇顾及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导致患者不满意或投诉。(4)专业技术水平偏低。由于我科室年轻护士较多,专科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遇到抢救患者时显得很忙乱。并且平时不太重视学习积累,而我科室老患者多,对护理服务比较挑剔,容易产生矛盾。(5)护理记录问题。护理记录是指护理人员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3]。临床工作中常出现记录不及时、漏记、错记、涂改、刮痕、医护记录不一致等现象。由于护理记录和医护记录不一致,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容易使医院处于极其被动的状态,导致举证失利甚至败诉。

1.2患者的因素呼吸内科大部分患者为老年人,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容易发生以下意外或并发症:坠床、跌倒;外出走失;自杀;烫伤;压疮;误吸、噎食;管路滑脱;药物反应大等。

1.3其他因素如后勤支持系统不到位:地面潮湿、地面滑;设备性能差,吸引负压不够;突然停电、停氧;标本丢失、标本送检不及时等。

2计划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制定安全管理目标:(1)要求护士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2)提高护士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杜绝差错事故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3)加强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4)建立与完善护患及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5)加强专科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及护理文件书写的内涵质量;(6)加强与后勤部门的沟通,确保环境、设备、运送等各方面的安全。

3实施即具体防范措施

3.1及时修订和健全各项护理制度,完善各项操作规程及护理工作流程不断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针对护士法律意识不强、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弱等方面的问题,在健全护理制度的同时,从提高法律意识入手,全面培训护士,经常组织学习各项护理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组织相应的考试。把安全护理作为护士例会永恒的主题之一,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护士的制度执行情况,及时提醒大家注意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整改措施,将它们消除在萌芽状态。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进行讨论,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的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警钟长鸣。

3.2加强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如患者交接、药品管理、压疮预防、特殊用药、患者管道管理等。

3.2.1患者交接包括危急重患者入院交接、转科患者交接、三班之间的交接。重点交接患者的意识状态、管道有无脱落、生命体征、呼吸机的运行、全身皮肤完整性等并进行详细记录。

3.2.2药品管理长期备药每天核对、检查并进行记录,确保无变质过期;急救药品用完后及时补充,保证数量,及时封抢救车,每2周检查并记录;氯化钾单独放置,并有醒目标志;口服、外用药分开放置。

3.2.3特殊用药硝酸甘油按医嘱给药,认真交待注意事项;缩血管药、高浓度刺激性大的药物、化疗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每15~30min巡视1次,经常检查穿刺局部有无皮肤发白、水肿等,并向患者和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药液渗漏时及时处理,防止局部皮肤组织坏死。处理医嘱时,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与医生核对清楚后,方可执行,使用以往未用过的新药时,注意查看说明书,掌握其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防止漏做过敏试验。

3.2.4压疮预防为防止出现皮肤护理问题,护士评估患者皮肤情况,对褥疮高危因素的患者实行“褥疮监控制”,入院患者带入的褥疮实施“报告制”等,建立申报制度,入院时已发生压疮或估计压疮难以避免时,填写“压疮发生”登记表或“难免压疮”申报表。协助卧床患者q2h翻身、拍背。

3.3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周末、节假日等,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急救药品、器材储备到位,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医疗高峰时实行弹性排班,突发事件发生和危重患者抢救实行动态排班。

3.4加强重点患者的管理如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化疗患者,在早会或交接班时对上述患者作为交接班的重点,对患者现存和潜在的危险因素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3.5对重点护士的管理重点护士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患者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3.6加强沟通,落实治疗操作前后的告知程序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如吸痰可能会导致呼吸骤停,都应进行书面的风险告知,减少护患纠纷。

3.7护理危重患者时,要忙而不乱边做边解释,随时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患者家属情绪激动时要冷静多安慰。对重危患者、老年患者均应要求家属陪护,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告诉家属并引起重视。

3.8注重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4]。加强对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及护理“三基”训练,加强在职培训,拓展知识结构,重点加强对基础知识不牢固、技术操作不熟练、应急能力差的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3.9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护理文书中所存在的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一致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3.10合理的护士配置是患者安全的保证加强与护理部的沟通,争取充足的护理人员编制,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针对后勤部门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反映,以便尽早得到整改,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4评价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加强了对护士预防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的教育,提高了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中,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措施到位,不断提高了护理质量,大大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总之,把护理程序理论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挑战,使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科学的、程序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果。但是,护理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时刻不能放松,护理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潘纲山,孙方敏,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3]唐维新,实用临床护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26.

[4]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差错事故,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